这年头啥离谱事都有,但把假证当敲门砖、混进高校当上首席科学家,还一路带着博士生做项目,这就不是段子了。别再拿“学历造假”说事,真让他栽的,是把手伸向不该伸的地方,东挪西凑、到处“运作”,纸终究包不住火。说句不好听的,他要是不那么“高调”,不惦记那顶帽子,也不至于被人把材料一摞摞翻出来。 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这可不是“挂名客串”,而是全日制在岗,日常要过同行评议、要带团队、要跑项目。这么多年,他是怎么一路“通关”的?学历、论文、头衔哪一关不该核验?经费从申报到报销到审计,哪一环不该卡死?层层把关形同虚设,监管像摆设,这才是最可怕的漏洞。 做学问靠的是真本事,人才选拔讲的是真功夫。任由“掺水”和“放水”横行,毁的不只是学校的名声,更是国家的创新力和一代年轻人的未来。该堵的漏洞要堵,该追的责任要追,该立的规矩要立起来——让想走捷径的人无机可乘,让真正干事的人有舞台、有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