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卷到今年,不仅要卷算力,更是卷技术路线。谁能踩准下一条路线,就能领先一段时间。前两年行业还在争 BEV、端到端,今年已经全面切入 新阶段,其中一个分支就是VLA。当看到魏牌把长城VLA 正式带到广州车展、当成展台核心主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讲VLA的不只一个,但VLA的意义对长城不一样。魏牌的辅助驾驶老早就好用了,可惜大众对它的固有印象还是偏传统、偏机械、偏硬派。现在自信地把 VLA 摆到 C 位,直接亮出底牌,也是在宣告:如果我的技术能跟进最新的技术路线,那足以证明Coffee Pilot Ultra已经非常好使了!2025广州车展,魏牌新能源展台不是传统的“堆产品”“堆车型”的陈列,而是非常明显的“技术主场”。VLA 大模型被放在正中央的大屏上,四周是蓝山、高山、摩卡等车型串起的技术岛,还配上了科技长城、智能长城的主题。产品在旁边,技术在中间。今年广州车展这么多展台里,魏牌新能源算是极少数把“下一代辅助驾驶的路线”当头牌讲的品牌。如果放在传统车企里,这更是凤毛麟角了。说起 VLA,很多人对汽车行业各种新词已经免疫了,觉得车企又出来整概念。但 VLA 真不是一个换皮的热词。简单说,如果 BEV 解决“看得清”,端到端解决“学得会”,那 VLA 就解决“想得明白”。它把视觉、语言、动作三类能力统一到一个模型里,让车具备类似 CoT 思维链的推理能力,开始像老司机一样开车。举个最直白的例子:传统端到端看到大车遮挡会紧张式减速,而 VLA 能推断在高速条件下不会突然窜出电动车;看到临停时能判断驾驶位是否有人;遇到复杂路口能结合语言规则理解“谁先走、谁应该礼让”。大家为什么急着往 VLA 迁移,不是为了营销,而是因为路线一旦换代,体验就会出现阶跃差。魏牌选择在这个时点把 VLA 拿出来,是非常清晰的信号。他们不是要追一个流行词,而是想直接打破“长城辅助驾驶不够一线”的刻板印象——既然你们怀疑,那我就在行业的最前沿路线给你看答案。最后再提一个点,长城这两年在车展上的呈现非常有章法。去年是蓝山主题,再之前是高山全场,今年则是把“技术长城”直接推上头牌,每一次都是主题突出、容易理解,也抓住了“少即是多”的传统要义。过去两年,魏建军回到一线之后的节奏感非常稳定:先让产品体系站稳,再把直营体系铺好,再补强智能化的技术短板,最后用一条真正前沿的路线重新树立技术心智。行业常说现在是最大的变革时代。但对长城这种走过四十多年周期的企业来说,哪一年不是变革?所以你现在看到的正是魏建军展示出来的 “老兵式的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