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尴尬的衣服!”这是拍摄于2014年波哥大女子自行车队队员的合影,她们身穿的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21 19:05:24

“多么尴尬的衣服!”这是拍摄于2014年波哥大女子自行车队队员的合影,她们身穿的队服让人看一眼真是直呼让人意想不到,也不知道设计师是怎么想的。 这套队服的样子,要是单看颜色,其实没什么问题,用的是哥伦比亚国旗里的红黄两色,本来是想体现本土特色,看着也挺鲜亮。 可一旦配上那紧身剪裁和诡异图案,味道就全变了,设计师不知是想追求 “力量感” 还是单纯想博眼球,竟在队服的胯部和臀部位置印上了类似肌肉纹理的图案,再混着些杂乱的线条,远看像裹了层不合时宜的 “仿生皮”,近看更显尴尬。 这事得从半年前说起。车队里 22 岁的队员安吉・塔蒂亚娜・罗哈斯主动提出设计队服,她想帮车队做点实事,既体现哥伦比亚特色,又能突出赞助商。 队服上的红色和黄色是国旗颜色,中间的色块本是赞助商 Solgar 维生素的金色品牌色,这想法得到了队友、赞助商和波哥大自行车联赛组织的认可。 之后几个月,队员们穿着这套衣服在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多个国家比赛,一直没出问题。 直到意大利这场比赛,麻烦来了,赛场灯光一打,那片金色布料在照片里显得跟肤色一模一样,加上连体款式的剪裁,看着就像衣服中间少了一块。 意大利自行车网站直接用 “裸色外观” 做标题报道,网友的评论很快涌了过来:“这设计太离谱了”“简直是对运动员的不尊重”,还有人说看着 “恶俗”。 消息越传越远,连国际自行车联盟主席布莱恩・库克森都发了推特,说这套队服 “按任何体面标准都无法接受”,联盟还直接联系车队,提醒他们要担起责任。 英国前奥运冠军妮科尔・库克森更是替队员抱不平,觉得她们是被迫穿的,呼吁 “姑娘们要站出来说不”。 面对这么大的争议,车队专门开了记者会,设计师罗哈斯站出来解释,说照片都是误导,那块布明明是金色,不是大家说的裸色,设计时绝对没有恶意,只是想突出赞助商和运动美感。 她挺不服气,说队员们都为这套衣服骄傲,暂时不打算换。车队的新闻官也跟着叹气:“真可惜,女子自行车平时没这么受关注,偏偏因为衣服出了名。” 可这边刚说完,波哥大体育局就泼了冷水,公开说 “从没见过这套队服的设计图,根本没审批过”。 两边说法对不上,网友更热闹了,有人翻出队员们合影时的表情,说能看出她们自己也不满意。 可2014 年的比赛,这支原本有优势的队伍连前 10 名都没进。到了 2015 年,尴尬的影响还没消,比赛照样惨败,连 15 名都没拿到。 队员们后来坦言,穿着这套衣服比赛总觉得不自在,外界的指指点点让她们没法专心骑车。 好在后来车队终于下定决心整改,他们请了知名设计师重新做方案,画了好几种样式让队员们挑,终于选到了既舒服又体面的队服。慢慢的,队伍士气才提上来,重新走上正轨。 这事过去好多年了,还是常被人提起。据当时阿根廷 Infobae 网站报道,罗哈斯后来也反思了,说设计时该多听听大家的意见,不能只想着初衷,不顾实际效果。 现在再回头看 2014 年那张合影,更能明白设计里的 “轻重”,那些运动员的汗水和坚持,远比一件尴尬的队服有分量。而那件队服留下的教训,比所谓的 “设计理念” 更有价值。 不管是体育领域还是其他行业,设计的根永远是 “尊重”,尊重使用者的感受,尊重场景的需求,尊重文化的边界。 那些一门心思搞噱头、博眼球的设计,或许能热闹一时,但终究会被骂着退场;只有把 “人” 放在心上的设计,才能真正站得住脚。

0 阅读:7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