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唯独在我们中国,电商彻底干趴了实体店?这么说吧,同样的东西,网上卖300,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5-11-22 13:52:35

为什么唯独在我们中国,电商彻底干趴了实体店?这么说吧,同样的东西,网上卖300,实体店卖800,就问你买谁的?而且欧美国家的人,有大把时间逛商场,而我国有很多人一天工作超10小时,动不动就是996、白加黑,哪有时间逛实体店? 这两点我们分开说,先看价格,网上卖 300 实体店卖 800 绝非夸张,背后藏着两种模式的成本天堑: 实体店从诞生起就背着沉重的包袱,黄金地段的房租能占到营收的三成以上。 再加上店员工资、水电杂费、库存积压成本,每一分都得摊到商品价格里,就像给商品穿了件厚重的 “成本马甲”,价格根本下不来。 电商则完全是另一套玩法,早期不用承担高额房租,就算后来要给平台交佣金,之前也大多在 3% 到 10% 之间,比实体店的房租成本低太多。 更别提电商还能靠规模化采购压低成本,遇上大促节点再叠加平台补贴和满减券,价格自然能一降再降。 在这种情况下,两者的价格自然是天差地别,而客户的选择也不必多言。 再看时间这个关键变量,国人是真没闲工夫逛实体店。 国家统计局 2024 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周工作时长 48.6 小时,跟 2023 年的 49 小时基本持平,这意味着每天差不多要工作近 10 小时,早就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 44 小时上限。 换算成年均工时更是达到 2450 小时,不仅超过了以勤奋著称的日本和韩国,更是德国的近两倍,要知道德国雇员平均每周才工作 38.5 小时,每年还有大把假期。 在这种节奏下,996、白加黑成了不少行业的常态,上班族早上出门时实体店没开门,晚上下班时实体店早就关门了,连周末都可能被加班占用,哪来的时间慢悠悠逛商场挑东西。 欧美国家的情况刚好相反,他们的年均工时普遍更低,有充足的时间享受逛商场的乐趣,而中国消费者的时间早就被工作切割得支离破碎,只能选择更高效的购物方式。 电商正好踩中了这个需求点,打开手机就能下单,不用出门不用排队,甚至能在午休的十分钟里完成采购,下单后最快当天就能送达,完全适配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 更别提移动支付的加持,2024 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量已经达到 2109.8 亿笔,普及率世界第一,扫个码就能付款,比实体店掏现金、刷信用卡方便多了,这种便捷性更是让实体店难以抗衡。 此外,电商还能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把消费者可能需要的商品直接送到眼前,省去了逛街寻找的麻烦,而实体店只能被动等待顾客上门,效率高下立判。 虽然现在电商的税务和物流成本在上升,比如快递均价从 8.5 元涨到 10.2 元,平台佣金也有所回调,但之前积累的规模优势和消费者习惯已经形成,实体店想追回来难如登天。 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同样的东西能省几百块,还不用专门花时间去买,这种诱惑没人能拒绝,电商干趴实体店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0 阅读:0
回顾过往读历史

回顾过往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