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日本最新消息! 日本政客"玩火":20家日企赴华泡汤,3000人交流黄了。 2025年11月这波中日合作“急刹车”,纯属日本政客自导自演的闹剧:20家龙头日企取消赴华谈新能源、半导体合作,3000人规模的民间交流也直接停办,根源就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嘴炮操作”。 这波操作简直是“战略自杀”。高市早苗一边歪曲历史,一边拿“存亡危机”当幌子喊着要武力介入台海,纯属没搞懂基本逻辑——台海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就像一个国家的“咽喉要害”,谁碰谁倒霉。国际关系里,军事威慑和政治互信是跷跷板,你这边拿着“武力介入”的大棒,那边还想让企业去对方市场赚钱,这不是把商界当傻子吗? 中日经贸早就是“捆在一辆战车上”的关系,军事和经济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中国连续16年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贸易额超3000亿美元,日本的半导体材料、精密零部件是中国产业链的“关键螺丝钉”,而中国市场是51%日企的“饭碗”。比亚迪和丰田的电池合作、三菱重工和中国电建的风电项目,本质是“中国市场+日本技术”的双赢组合,这背后其实也支撑着地区产业链的稳定——毕竟稳定的经贸关系,才是避免军事冲突的“压舱石”。 这20家日企取消行程,说白了就是被政客坑了。中国新能源市场是全球“主战场”,粤港澳大湾区8600万消费者的需求摆在这,半导体产业链互补更是刚需。现在放弃这块蛋糕,不仅丢了眼前订单,长期来看,等于把市场份额拱手让人,这波“政治绑架经济”的操作,连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都看不过去,直言是为军事扩张找借口。 网友说得实在:“又想赚中国的钱,又想戳中国的痛处,哪有这么好的事?” 从军事角度看,地区稳定靠的是“互相给台阶”,而不是“互相拆台”。日本政客想靠炒作台海问题转移国内矛盾,却忘了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的“缓冲垫”。现在1-9月日本对华投资还涨了55.5%,说明市场比政客清醒——中国的产业链和市场,日本丢不起;日本的技术,中国也能选择性合作。 历史红线不能碰,核心利益不能犯,这是地缘政治的“铁律”。日本政客要是继续“玩火”,中日关系只会陷入“政治冷淡、经济降温”的循环,最终伤害的还是两国企业和民众。真要想共赢,不如收起“武力介入”的空话,正视历史、尊重主权,毕竟在绝对的利益互补面前,政治操弄不过是“自讨苦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