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1日,美国首次对中日关系进行表态,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汤米・皮戈特

霁雾阙任 2025-11-22 16:12:22

北京时间11月21日,美国首次对中日关系进行表态,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汤米・皮戈特称:“美国对美日同盟和日本防卫的承诺坚定不移,范围包括钓鱼岛列岛(日本称 ‘尖阁诸岛’)”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汤米·皮戈特在11月21日高调表态,公开强调美日同盟“坚如磐石”,甚至特意点名“尖阁诸岛”,很多人以为这是给日本撑腰,缓和当前紧张的东亚局势,但稍微看深一点就明白,这不过是华盛顿精打细算的零成本政治表演。     嘴上给出的承诺不要钱,既能维持日本的幻想,又不用美国承担任何实际压力。     为什么偏偏这个时间点跳出来?前不久中美在贸易、禁毒等方面刚有进展,美国自然不会错过借机“翻两句旧账、摁两下算盘”的机会。     一边继续维持合作,一边适时给日本打气,让东京觉得“老大哥没忘我”。     但这种支持本质是口头版的定心丸,除了能让日本政客心理安慰一下,没有任何实质利益。     要是真心帮日本,美国完全可以多进口点海产品、在关税上让点利,可这种要花钱的事它从来不干。     更关键的是,汤米的表态看似强硬,实则满是法律空洞,他确认的是岛屿在美日安保条约适用范围内的“管辖权”,但绝口不提“主权”。     别小看这两个词的差别,在国际法上一个是临时管理权,一个是最终归属。     美国当然心知肚明,真要承认日本主权,就是把当年自己签字认可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撕个粉碎,也等于自己打自己脸。     把“管辖权”挂在嘴边,就是给日本画饼,能吃饱的永远不是日本。     这种套路,美国不是第一次,北方四岛问题上也玩过同样戏码:喊着支持日本对俄罗斯“维权”,可真要动真格,美国比谁跑得都快。     说白了,只要不牵连到自己,美国永远站在最安全的位置喊最响的口号。     日本若把这几句外交辞令当成救命稻草,那就太天真,美国所有“坚定承诺”背后,都有一条潜规则:能让自己卷进去。     看乌克兰战争就知道,武器能给、演讲能给、声援能给,就是不会出兵拼命,在亚太,美国算盘打得更响:通过日本持续制造摩擦,牵制区域内另一方,而不是替日本真刀真枪上阵。     此刻态势已经很透明:美国一边与主要大国保持沟通合作,一边继续在印太拱火搅局。     风头紧的时候它会暂时低调,风头过去立刻继续扔柴火,它在乎的不是日本安不安全,而是只要这个地区继续动荡,它就在这里有存在感、有掌控力。     所以,最忌讳的就是被美国的语言战带节奏。它越想用低成本喊话挑拨离间,越要保持战略定力,无论发言人说多少漂亮话,无论日本政客如何借势宣传,历史事实和法律文件都摆在那,岛屿主权不是几条社交媒体声明就能改写的。     真正有效的回应,不是互相发推、互相喊话,而是继续按照既定节奏把事情做好。     一旦有人越线,语言会失效,实力和行动会去接手,至于那些靠耍嘴皮子维持影响力的人,除了证明他们越来越心虚之外,改变不了任何现实。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霁雾阙任

霁雾阙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