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28岁的清华教授周培源仍然单身,朋友拿来一沓照片让他挑选,上面都是北

山有芷 2025-11-22 18:16:08

1930年,28岁的清华教授周培源仍然单身,朋友拿来一沓照片让他挑选,上面都是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的女生。他漫不经心地翻看着,突然定格,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道:“就是她了。”   如果不看那些辉煌的履历,周培源或许会被人误以为是个在感情上过于挑剔的“大龄剩男”二十八岁那年,他已经完成了多少人几辈子都不敢想的学术跨越:十七岁踏入清华学堂,远赴重洋后仅用了三年多便一口气拿下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   连加州理工学院都为他颁发了最高荣誉,作为清华园里最年轻的物理学教授,他身材高大,眉目英挺,却唯独在爱情这门课上交了白卷,这急坏了身边的朋友,不得不对他进行“包办式”干预。   当一沓来自女子师范学校的照片被随意推到他面前时,没人指望这位理科天才会被轻易打动,当时北平才俊如云,像叶企孙、哈佛博士陈岱孙这样的人物都在单身名单之列,然而周培源的视线在掠过一张照片时,那种物理学家特有的精准直觉突然爆发了。   他指着那张定格了二十岁少女名唤王蒂澂的照片,只说了一句:“就是她了”照片里的姑娘读的是英文专业,生得眉清目秀,是一朵出身书香门第的“解语花”人们原本担心物理教授会是个刻板的书呆子,哪知真正见了面,王蒂澂才发现对方幽默风趣。   全无学究的酸腐气,而周培源也惊觉,这位被无数才子追求的绝世美人,内心竟有如磐石般的淡定与坚韧,两人在校长梅贻琦的见证下,开启了一段长达六十余年的量子纠缠,但真正考验这段感情的,并非花前月下的浪漫,而是生死时速的奔波。   婚后仅仅三年,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生活,王蒂澂便被确诊为当时几乎等同于绝症的肺结核,为了阻断传染,她不得不被隔离在香山疗养院,彼时清华园到香山,全是崎岖不平的土路,往返五十多里。   既没有汽车,也没有像样的公路,周培源硬是靠着一辆自行车和双腿,在每一个周末风雨无阻地把自己送到妻子面前,哪怕有时因为隔离规定只能隔窗相望,他也要在窗外笑着比划手势,不仅要照顾家里两个年幼的女儿,还得兼顾科研与教学。   就是这一年多不间断的奔波与爱意,竟然奇迹般地从死神手里抢回了健康的妻子,这种在困苦中“死磕”的劲头,贯穿了他们颠沛流离的后半生,战火纷飞全家从北平一路南迁,途经长沙、昆明直至重庆。   为了能同时兼顾送孩子们上学和自己去西南联大授课,在买不到自行车的岁月里,周培源干脆买了一匹马,有一次雨天路滑,连人带马摔进了泥沟,他爬起来一身泥水,却照旧冲进教室讲课。   在物资匮乏的昆明,夜里三女儿哭闹,他就抱着孩子在屋里踱步几小时,腾出煤油灯下的一方天地,亲手刻写油印讲义,因为教材短缺,他告诉钱三强、杨振宁这些后来的科技巨擘:“学生要超过老师”。   而此时的王蒂澂,也在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压,不仅没有一句抱怨,甚至还能拿出工资去接济他人,日子稍微平顺些后,搬进北大燕南园的家成了他们的世外桃源,周培源深知妻子爱花,便满院种草植树,常打趣说家里有“五朵金花”四个女儿加上王蒂澂。   在这位大科学家眼里,无论妻子多大年纪,始终是那朵最娇艳的花,两人到了晚年,默契更是到了只需一个眼神的地步,王蒂澂爱收藏,多年来省吃俭用搜集了不少珍贵字画,有一天她提议把这些宝贝全捐给公家,周培源没有半分犹豫,一拍大腿:“正合吾意”。   于是,这批价值上亿元的藏品便完好地留在了无锡博物馆,成了国家的财富,即便到了垂暮之年,王蒂澂因病瘫痪在床,周培源的浪漫依然有着具体的形状,无论是路边的一朵野花,还是一块小点心,他出门回来总要带给病榻上的妻子。   每天睁眼的第一件事,或者临睡前的最后叮咛,他总不厌其烦地问她腰还疼不疼,然后必不可少地补上一句:“我爱你”这三个字,从青丝说到白发,他说了一辈子,1993年的清晨,当他再次来到床前想陪妻子说话时,这一躺下,便再也没有醒来。   对于王蒂澂来说,那个会骑马赶路、会隔窗比手势、会每天说爱她的男人,还是先走了一步,那晚,她握着那双逐渐冰冷的手,颤抖着写下最后的家书:“培源,你是我最爱的人”十六年后,九十九岁的王蒂澂追随而去。 信息来源:周培源的爱情:60多年我只爱过你一个人 | 佳人.

0 阅读:78

猜你喜欢

山有芷

山有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