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正式发布公告!一纸公告,搅动三国商海,越南工贸部突然抛出重磅消息:正式启动对

古今知夏 2025-11-22 21:34:17

越南正式发布公告!一纸公告,搅动三国商海,越南工贸部突然抛出重磅消息:正式启动对中国、印度、印尼山梨糖醇的“反倾销日落复审”。 平时买无糖饮料、吃减糖零食,或者用药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配料表里那个“山梨糖醇”三个字。 这个看着不起眼的小东西,却是食品、医药、日化行业的 “隐形功臣”,如今却成了三国贸易博弈的焦点。 中国早就坐稳了全球头把交椅,光产能就冲到了 120 万吨,占了全球近一半份额。山东、浙江的龙头企业更是厉害,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把产品卖到了东南亚各个角落,光是浙江一省,2025 年 7 月对越出口就有 15.27 万千克。 印度和印尼也不是吃素的。印度靠着甘蔗糖蜜做原料,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产能增速一年比一年快;印尼则凭着本地丰富的淀粉资源,在区域市场里站稳了脚跟。 三国产品各有优势,一起撑起了越南市场的供应,没想到如今却要面临反倾销复审的 “考验”。 这事儿说起来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 2021 年,越南就给三国产品定了 “倾销” 的调子,中国部分企业被征 44.99% 的税,其他企业更是要扛 68.50% 的高税率,印度和印尼企业的税率也没低多少。 如今五年期限一到,这场复审直接决定着这些高税率要不要继续执行,三国企业自然坐不住。 有意思的是,这场贸易争端背后藏着不少门道。越南本土企业说三国产品低价倾销,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可真相是,大家的原料路子根本不一样。 中国企业大多用玉米淀粉做原料,印度靠甘蔗糖蜜,越南本土却主打木薯淀粉。原料不一样,成本天生就有差距,怎么能简单归为 “倾销”? 还有环保成本这茬。中国这些年抓环保越来越严,山梨糖醇企业都装了废水回收、余热利用设备,光是环保投入就增加了不少成本。 可越南本土企业的环保标准相对宽松,处理废水的成本还不到中国企业的三分之一。这种成本差距带来的价格差,被硬生生扣上 “倾销” 的帽子,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关键问题来了,本土企业的困境真的是三国产品造成的吗? 其实不然。这些年赤藓糖醇价格跌得厉害,比三年前降了六成,很多厂家都转用赤藓糖醇当原料,山梨糖醇的市场份额本来就被挤得够呛。越南本土山梨糖醇企业日子不好过,更多是替代品冲击的锅,却把矛头指向了进口产品。 这场复审最受伤的,可能还是越南自己的下游企业。山梨糖醇在越南医药行业的用量占了 35%,牙膏行业也占了两成多。要是复审后高税率继续保持,进口原料涨价,下游厂家要么自己扛成本,利润变薄; 要么就只能涨价,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现在已经有越南牙膏大厂发出预警,原料再涨就要提价,这场贸易保护反而可能坑了自己人。 说到底,山梨糖醇这三个字背后,藏的是全球产业链的协作与博弈。中国的产能优势、印度的原料创新、印尼的区域便利,都是全球分工的一部分。 越南想要保护本土产业没错,但用贸易保护的方式,反而可能断了下游企业的生路,也让自己错失全球产业协作的红利。 现在全球山梨糖醇市场还在增长,东南亚更是核心增长区。大家本来可以一起把蛋糕做大,可一场反倾销复审,却让合作氛围变得紧张。 参考资料: 越南对涉华山梨糖醇启动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2025-11-21 16:21·界面快讯

0 阅读:4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