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瑞士机械表卖不动了?内行人的这番话道出其中真相: 这几年瑞士机械表的市场

涵山不吃亏 2025-11-23 00:01:07

为什么瑞士机械表卖不动了?内行人的这番话道出其中真相: 这几年瑞士机械表的市场真有点尴尬,以前一提到劳力士、百达翡丽啥的,大家都觉得那是硬通货,戴一块出去倍儿有面子,现在呢,二手平台上挂的热门款越来越多,价格却往下掉得厉害。拿劳力士来说,2022年高峰那会儿,“绿金迪”二手能炒到上百万,现在直接跌到40多万,跌了快60%。绿水鬼从18万左右掉到10万出头,黑水鬼之类的热门钢款也腰斩了。官方公价还在涨,2025年初又调了5%到7%,金表涨得更多,可二手就是不跟,很多人直接说,劳力士这保值神话破了。 老玩家一看数据就明白,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FH每个月都发出口报告,2024年全年出口额降了2.8%,到248亿瑞郎,数量更惨,少了160万只,只剩1530万只。2025年情况也没好转,前10个月累计212亿瑞郎,同比又降1.6%。10月单月掉4.4%,美国市场直接修正,因为之前几个月商家疯抢囤货躲关税,4月对美出口暴增149%,结果关税一落实,9月对美掉56%,10月继续跌。中国内地更惨,2025年前几个月下滑20%多,全年估计还得降,香港也掉不少。亚洲整体拉胯,美国虽然前期冲高,但现在也回调,日本、英国这些勉强撑着。 很多人以为就是经济不好,消费降级,其实没那么简单。机械表本身技术停滞太久了,石英危机那会儿1970年代,日本精工推出第一款石英表,精度直接碾压机械,瑞士差点全军覆没,后来靠定位奢侈品活下来,主打手工打磨、复杂功能。可那些追针、万年历、三问啥的,都是上百年老玩意儿,现在新款还是在那儿反复抛光机芯,硅游丝、抗磁这些进步也没全面下放到普通款。走时精度呢,老怀表100年前就能到天文台级,现在的机械表日常误差几秒,跟石英比还是差远了,更别说智能表了。 现在年轻人手腕上基本是苹果表、华为表这些,功能多得吓人,心率、血氧、睡眠、支付、导航全有,还能接电话发消息。2025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继续涨,中国成人智能手表线上销量前7个月就829万台,涨58%,全年估计超1500万台。华为在国内高端市场份额超60%,苹果25%左右,全球第二季度华为出货涨52%,份额21%,第一次超苹果。小米、荣耀这些中低端也抢了不少。年轻人为啥买机械表?就为了听滴答声?实用性完全比不过,几千块智能表就能干一堆事,几万几十万的机械表纯粹身份符号,可现在经济紧巴巴,谁还愿意为这溢价买单。 以前中国买家养活了大半个瑞士表业,2023年高峰对中国出口贡献巨大,结果这两年中国市场直接凉了,出口额降25%以上。不是中国人没钱了,而是心态变了,以前很多人第一桶金到手就冲瑞士表,觉得国外的就是好,现在见得多了,知道瑞士表很多零件中国东莞深圳代工,表壳表带指针一大堆国产,机芯才是瑞士核心,可组装完贴个瑞士标就卖天价,营销玩得太溜。加上二手价一跌,大家看清了,这东西本质就是消费品,不是投资品,炒作泡沫一破,就现原形。 入门级机械表最惨,出口量降15%以上,二手钢款挂着没人要。高端复杂表还行,古董表拍卖涨5%-9%,因为真有钱人不在乎,买来收藏传承。可中产和暴发户少了,这底座一塌,顶端也晃。品牌也慌了,泰格豪雅搞混合智能机械,斯沃琪跟欧米茄出带NFC的陶瓷表,百达翡丽推分期付款,拉低门槛。有些还玩NFT、数字证书,想吸引年轻人关注环保、个性定制。可这些动作看着热闹,实际销量没拉起来,消费者已经转向了。 说白了,机械表被时代甩在后面了。以前没选择,大家戴表就为看时间加显摆,现在手机看时间准,智能表还能管健康,机械表唯一优势就剩工艺情怀。可情怀不顶饭吃,经济一波动,非必需品先遭殃。瑞士表靠营销把普通机械机芯卖出奢侈价,一旦大家理性了,不再盲目追,就撑不住了。以后估计超高端还剩收藏市场,日常戴表基本让智能穿戴占了。行业分化越来越狠,便宜机械表难卖,真正稀有的老复杂表还能稳,中间那一大片最尴尬。 内行人早就看透了,机械表不会有大突破了,穿戴设备刚起步就抢走大块蛋糕,市场只会越来越小。老百姓不戴表了,低价表都滞销,奢侈表没底层托着,也站不稳。就算以后经济好转,大家有钱了,也不会再回机械表头上,实用功能太弱。瑞士表这波下滑,不是暂时的,是结构性变化,智能时代来了,传统机械就得让路。

0 阅读:0
涵山不吃亏

涵山不吃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