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种试用期”现象在一些地方就业市场悄然流传,引发网友不满和吐槽。本质是用人单位将用工成本与风险转嫁给劳动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扭曲了健康的用工关系。从政策法规层面取消试用期不就行了,不给他们空子可钻。碰到过,三个月试用期期间老板很满意还表扬了几次,没想到试用期满前两天突然说不符合条件解除了劳动合同。于是我休息了半年后仲裁加起诉:诉请企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赔偿半年工资损失和补缴社保胜诉。劳动合同恢复后再找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赔偿。企业算小账算得精,员工流动率高了,培训新人的成本、项目衔接的损耗,这些账怎么不算算?再说现在年轻人也不傻,名声搞臭了谁还敢来应聘。还有赚取(面试钱)(签协议交实习费)教材讲课费~真恶心,本来就正常找份工作还被坑,政府多多管控。见过最离谱的,3个月试用期快结束说不合适,换个岗位再试3个月,等于半年廉价劳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