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乌克兰宣布了 据新华社11月21日报道,乌梅罗夫当天在基辅与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率领的美方代表团。就美方提出的结束俄乌冲突草案要点磋商后,在社交媒体发文强硬表态,“超出主权、人民安全和我们红线框架的解决方案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存在”,并将其作为参与所有相关讨论的基础。 乌梅罗夫的强硬表态,与其说是对美国草案的直接回应,不如说是乌克兰在大国博弈中最后的尊严宣告。所有人都清楚,这份被美媒曝光的“28点计划”,从头到尾都没真正站在乌克兰的立场上考量——要求乌军规模缩减至60万人以内,相当于砍掉现有兵力的三分之一;让乌军撤出顿涅茨克部分地区设立中立缓冲区,本质上是变相承认俄方的既得利益;甚至连乌克兰的天然气基础设施都要交给美乌合作开发,俄罗斯被冻结的1000亿美元资产还要拿去给美国主导的重建项目“输血”,美方坐享50%利润。 所谓的“安全保障”更像一纸空头支票。美国承诺将针对乌克兰的武装攻击视为对“跨大西洋共同体”的攻击,但这种10年期的保障,既没明确武力支援的具体形式,也没说清若俄方违约该如何追责。反观乌克兰的红线早已清晰无比:不割让一寸领土、要回被掳走的儿童和平民、获得真正的国际安全背书,这些关乎国家存续的核心诉求,在美方草案里要么被模糊处理,要么直接被忽略。 战场的残酷现实让乌克兰的表态显得格外沉重。顿巴斯前线的八大重镇或陷或围,哈尔科夫多个重镇接连失守,俄军的导弹和无人机还在持续轰炸乌克兰境内10多个州。泽连斯基政府一边要应对战场失利的压力,一边要扛住国内反对派的逼宫,连军方亲信都出现了公开抗命的情况。美国此时抛出的草案,更像是看准了乌克兰的困境,想逼着对方接受既成事实。 最讽刺的是,这份决定乌克兰命运的和平计划,竟是美俄特使闭门磋商的结果,欧洲盟友没参与,乌克兰更是被排除在核心谈判之外。美国想通过这份协议从俄乌战场抽身,将资源转向其他地区;俄罗斯则希望通过法律形式固化战场成果,双方各取所需,唯独把乌克兰当成了可以交易的筹码。 乌梅罗夫的表态让这场博弈多了几分变数,也让世人看清了一个真相: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大国施舍的结果,更不能以牺牲一个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代价。乌克兰的抗争,既是为了守护家园,也是在对抗这种弱肉强食的国际秩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