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回娘家的次数,是不是成了衡量幸福的一把尺子?我每周除非有特殊情况,雷打不动地往家跑。一推开门,就能闻到妈妈炖的汤飘过来的香味,热气腾腾的,比什么都治愈。爸爸那句“赶紧去洗手再吃饭”的唠叨,听着好像普通,却比山珍海味还让人心里暖烘烘的。 上周公司加班加到半夜,脑子里突然就馋上了妈妈做的红烧肉。赶紧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爸妈愣是在沙发上等我到凌晨一点多,连电视都没开。一打开门,就看见餐桌上的菜还冒着热气,那碗红烧肉的颜色红亮亮的,眼泪差点就掉碗里了。 邻居李姐总念叨:“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可我妈每次都笑着说:“这盆水啊,永远都泼不出去。”上个月我出差半个月,回来打开冰箱,好家伙,里面塞满了我爱吃的饺子,每个饺子皮的褶子都捏得整整齐齐,像一个个小元宝似的,全是妈妈亲手包的。 昨天跟老公闹了点别扭,我穿着拖鞋就往娘家赶。妈妈啥也没问,就默默给我端来一碗热乎乎的银耳羹,甜滋滋的,一下子就把心里的委屈给抚平了。 你们发现没?回娘家的路是越来越近了,可心里的那份牵挂却越来越深。现在每次离开,我都忍不住在楼下回头望了三回,总觉得那扇窗户里亮着的灯,就是我最靠谱的“避风港”。下次再跟老公闹别扭,还回娘家“避难”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