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了,现在不光是黄海和东海进行军事演习。 山东的大医院又跟着搞

非常盘点中 2025-11-23 23:27:55

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了,现在不光是黄海和东海进行军事演习。 山东的大医院又跟着搞批量伤演练,这根本不是巧合,每一步都是对着实实在在的风险来的。 军演与医疗演练齐动,哪有什么巧合,全是对着风险的硬准备。 从2024年10月东部战区的"联合利剑-2024B"演习,到2025年11月黄海连续8天的实弹射击,再到山东各大医院突然启动的批量伤演练,这三步棋走得环环相扣,全冲着一个目标:当"台独"挑衅遇上外部干涉时,我们能接住任何烈度的风险。 先说海边的军演,去年10月那次绕台行动,辽宁舰带着歼-15从台岛以东杀出来,火箭军的远程火力直接覆盖模拟目标,陆军的箱式火箭炮凌晨机动,连海警的万吨舰都绕着马祖岛巡航。 这不是演习,是把战时流程提前走了一遍。凌晨发起行动、多军种立体合围、随时由训转战,连台湾本岛的雷达都能听见战机的轰鸣。 到了今年11月,黄海实弹射击特意选在甲午海战的旧战场,055驱逐舰的主炮落点离驻韩美军基地不到200公里,歼-35舰载机模拟着舰的画面故意放给外机侦察。这是明明白白告诉某些势力:第一岛链锁不住我们,你们的干涉路线已在射程之内。 再说山东的医院。省立医院的演练通知写得清楚:批量危重患者、多科室联动、救护车集中抵达。平时医院处理的是车祸、工伤,现在模拟的是枪伤、炸伤、复合伤,连ICU的呼吸机都要按战时标准备足三倍。山东的位置太特殊了,黄海演习区最近处离青岛不到150公里,一旦冲突升级,这里既是前线兵力投送的跳板,也是伤员后送的第一站。 医院的创伤中心专门练了"三分钟分诊",重症科提前和血站签了应急供血协议,连影像科的设备都改成了"战时绿色通道"模式。这些细节不是拍电影,是真算过账的:一场中等规模冲突可能同时送来80名伤员,常规流程根本转不动。 最值得琢磨的是时间线,黄海实弹射击从11月17日开始,省立医院的演练通知19日就挂出来,正好卡在美日韩峰会前夕。 去年赖清德的"双十讲话"刚说完"互不隶属",解放军隔天就绕台亮剑;今年日本首相炒作"台海有事即日本有事",我们直接在黄海划了4万平方公里的禁航区。 现在医院跟着动,等于把"打起来怎么办"的预案从军委联指中心细化到了急诊室。就像陆军的火箭炮需要预设阵地,医院的批量伤演练就是给战时医疗挖的"掩体"。平时看着多余,真到用时就是救命的防线。 有人觉得演习是"秀肌肉",可山东的医生最清楚:打仗不是单挑,是整个体系的较劲。2024年绕台演习时,东部战区的战报里有句不起眼的话:"同步检验后勤保障能力",现在看,这"保障"两个字里藏着医院的分诊台、血库里的储备血、甚至救护车的行车路线。 当辽宁舰的舰载机在台岛以东起降,山东的护士正在练习同时给三名伤员扎针。这不是巧合,是从航母甲板到手术台的完整备战链条。那些说"演习是吓唬人"的,怕是没见过医院模拟批量伤时,连电梯都要预留两台专用的阵势。 黄海的炮声和医院的警铃,本质上是同一种声音:中国军队不会打无准备之仗。从2012年的钓鱼岛演习到2025年的黄海封控,我们早把"能战方能止战"刻进了骨头里。 山东的批量伤演练,说白了就是给可能的风险上份保险。真到那一天,前线的战士知道身后有能接住百八十号伤员的医院,后方的百姓知道医院的演练是为了让更多人活下来。 这不是好战,是一个经历过甲午惨败的民族,对"准备"二字最朴素的理解: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