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振奋人心的事!中国在2025年迪拜航展上创下订单规模新纪录,这也是中国在海外顶级航展中订单量首次位居第一。1662架飞机订单的成绩,让全球看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硬实力。 迪拜国际航空展在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开幕,为期五天的展会吸引了1500多家全球企业参展。央视新闻当天报道,中国展团带来的全谱系航空装备,成为现场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联合飞机的谈判团队成员后来回忆,航展前三个月他们就驻扎迪拜,反复对接客户需求。11月20日签约当天,当1600架重载工业级无人机订单敲定,团队里有人忍不住红了眼眶,这是中国企业在该航展收获的最大一笔订单。 这批订单中的TD550无人机堪称“重载利器”,6.4米的旋翼直径比同量级机型小30%,却能实现200kg最大载重,在海拔5000米地区仍能稳定作业。这种适配复杂环境的特性,刚好契合中东地区油田设备运输、沙漠应急救援的需求。 镭影Q20则凭借73分钟续航和六向避障技术,赢得了低空物流订单。此前中东尝试过欧美同类产品,要么续航不足40分钟,要么避障精度差,而中国无人机的性价比让客户当场拍板。 阿联酋选择中国装备并非偶然。多年来中国与阿联酋在低空经济领域合作不断,2025年初联合飞机已在当地落地无人机送餐服务,这次50架定制化无人运输机订单,正是前期合作的延伸。相比欧美产品动辄百万美元的单价,中国无人机价格低30%且维护成本更低。 这背后是中国航空产业链的全面崛起。无人机的“心脏”电机来自通达动力,电池由宁德时代供应,传感器采用速腾聚创产品,上游50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集群优势,让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超90%。 对比往届数据更能看出进步:2019年迪拜航展中国订单仅89架,2021年增至215架,2023年突破500架,2025年直接飙升至1662架,这种跨越式增长离不开“十五五”规划对低空经济的重点部署。 全球工业无人机市场正迎来重构,2024年亚太市场占比已达45%,中国占据其中70%份额。大疆、联合飞机等企业不仅在多旋翼领域领跑,还在固定翼、倾转旋翼机型上实现突破,打破了欧美长期垄断。 网友对此热议纷纷,有人说“以前看航展羡慕欧美订单,现在中国自己成了主角”,也有人感慨“从玩具无人机到工业重载,中国智造真的站起来了”。这些评论道出了大众的自豪,也反映了中国产业升级的民心基础。 随着订单落地,未来中东地区的农业植保、物流配送、能源巡检等场景将大量出现中国无人机的身影。这不仅能带动国内产业链产能释放,还能推动中国航空标准走向全球,为后续更多装备出口铺路。 长远来看,中国航空装备出口有望从“产品输出”升级为“生态输出”,依托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在全球航空市场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这种增长不是偶然,而是技术积累、产业链完善和政策支持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