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商洛,被邻居用砖砸死的魏万芳,才55岁,是个苦命人!丈夫去世14年了,也没再婚,她儿子说:母亲这次回来村里,只是为了处理亲戚家的一点小事,本想着住几天就回西安,哪能料到,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2025 年 5 月 18 日陕西商洛村口,一块巴掌大的青砖被民警封存。 砖面沾着暗红血迹,边缘还嵌着几根花白头发 —— 这是杀害魏万芳的凶器。 没人想到,这块常见的建筑材料,会终结一个 55 岁母亲苦熬半生的人生。 更没人知道,这起命案的根源,早已在两年前的一场调解中埋下隐患。 “魏婶子要是不劝,也不会出事。” 案发后,村口小卖部老板李婶红着眼说。 她是最早发现现场的人之一,当时魏万芳趴在小路旁,后脑的血渗进泥土里。 “前一天傍晚,我还见她来买酱油,说办完产权就回西安带孙子。” 李婶记得,魏万芳当时笑着说孙子刚学会背诗,还掏出手机给她看照片。 谁能想到,这份对晚年的期待,会毁在邻居张某全手里。 案发当天清晨,张某全在小路旁挖沟,沟沿离魏万芳家的老墙根只有半米。 “这路是两家人走了几十年的,2023 年就因为他占路吵过。” 村民王大爷说。 当时张某全想把路往魏家这边挪半米,扩自家宅基地,魏万芳没同意,找了村干部。 村干部调解时,双方口头约定 “路保持原样,谁也不能动”,没写书面协议。 “魏婶子老实,觉得村干部说了就算数,没想着留凭证。” 李婶叹气。 可张某全心里一直不服气,私下跟人说 “魏万芳挡他的路”。 这次魏万芳回村,张某全觉得是 “趁她一个人在,把事办了”。 魏万芳上前劝阻时,手里还攥着旧屋产权的文件袋。 “我想着把路硬化了,以后走着方便,咱们一起留排水多好。” 她当时这样说。 可张某全却突然炸了:“我在自家地上挖沟,跟你有啥关系?”没等魏万芳再开口,他就伸手推了过去,魏万芳穿着软底鞋,一下就摔了。 “我听见‘咚’的一声,回头就见他抄起砖砸。” 路过的村民赵叔说。 他想上前拦,可张某全红着眼,第二块砖又砸了下去。 魏万芳的文件袋掉在地上,产权登记纸散出来,被血浸了一角。 赵叔吓得赶紧报警,手都在抖,“活了几十年,没见过这么狠的”。 西安这边,寇先生早上刚送完孩子,就接到亲戚的电话。 “你妈出事了,赶紧回来!” 电话里的哭喊声让他脑子一片空白。 他往回赶时,脑子里全是母亲的样子:小时候母亲半夜缝衣服的背影,自己结婚时母亲偷偷抹眼泪的模样,帮他带孙子时笑着说 “不累” 的神情。 四个小时后,寇先生在村口看到母亲的遗体,当场就跪了下去。 “妈,我不是让你办完就回来吗?你怎么不等我?” 他抱着母亲的手,一遍遍说。 母亲的手还是凉的,指甲缝里还留着搬砖时磨的老茧 —— 那是年轻时苦日子的痕迹。 民警告诉寇先生,张某全已经认罪,但起初还说是 “魏万芳先动手”。 张某全的家人后来找到寇先生,提着现金,说 “愿意赔 50 万,求你谅解”。 寇先生把钱推了回去,声音都在抖:“我妈 18 岁守寡,带大我和妹妹,她苦了一辈子,刚能享几天福,你拿这点钱就想了事?” 他现在最盼着法院快点判,“让我妈走得安心”。 村里的人现在路过那条小路,都会绕着走。 魏万芳家的老门锁着,门口的月季花没人浇,已经蔫了。 “她走之前还说,回来要把花浇了,没想到……” 李婶每次路过都要叹气。 村干部也后悔,“当时要是多上心,写个书面协议,就不会出这事”。 如今庭审已经结束,判决结果还没下来,寇先生每周都会回村一次。 他会去母亲遇害的地方,放一束花,默默站一会儿。 孩子问他 “奶奶什么时候回来”,他只能说 “奶奶去了很远的地方,在看着我们”。 他把母亲的照片洗了很多张,家里、车里都放着,想她了就看一眼。 那块沾血的青砖,现在还在警方那里封存着。 它像一个沉重的警示,提醒着所有人:邻里之间的小事,若不妥善处理,可能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魏万芳用一生的坚韧,扛过了丧夫之痛、贫苦日子,却没扛过邻居的一时冲动,这成了所有认识她的人心里,最痛的遗憾。 信源:钱江晚报——回老家2天就遇害,55岁女子遭邻居砸头身亡案后天开庭,受害人儿子 “刚能孝顺妈妈就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