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 印度政府官宣 11月24日,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全球使领馆全面恢复向中国

安宁的宁安 2025-11-24 13:17:55

突发! 印度政府官宣 11月24日,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全球使领馆全面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这距离7月仅限北上广开放,整整晚了4个月。上月两国还恢复了中断五年的直飞航班,表面看是“龙象共舞”的缓和信号,实则隐形栅栏比签证纸还硬。 印度旅行社负责人维克拉姆·拉纳说得直白:“签证要10万存款证明、亲自去北上广面交材料,流程繁琐得像考公务员——中国游客早转向泰国、越南了。”数据更扎心:2019年印度向中国发20万份签证,近年不足2000份(跌99%);中断五年直飞,每月500个航班戛然而止,旅行时间暴增300%、成本飙升40%。这不是“恢复”,是“半开门”的试探。 更讽刺的是“服务体系”的傲慢:新德里机场T3航站楼没中文服务,孟买火车站电子屏只有印地语和英语;多国曾因安全问题警告女性游客赴印——印度嘴上喊“欢迎中国游客”,身体却很诚实:既要中国市场,又不愿拆信任的栅栏。 背后是地缘经济的“拉扯算计”:印度在中美贸易摩擦中想多元化伙伴,中国稀土限制又卡着其电子、电动车产业脖子,恢复签证成了“战略对冲”。但中国网友在印度使馆微博下的评论“一边倒”:“给钱都不去”“谁敢去啊”——民心裂痕,比中断五年的直飞更难修。 印度旅游业者还做着“吸引1%中国出境游客”的旧梦,却忘了:十年前设定的目标,如今被繁琐签证、服务缺失和安全顾虑碾得稀碎。加尔各答商会主席拉吉夫·辛格说“直航减少物流时间”,可靛蓝航空降落在广州,节省的10小时中转时间,抵不过“景点安保不足”的心理阴影。 这场“签证开放”,本质是道“信任算术题”:印度想用“全面恢复”换经济合作,却不肯拆“隐形栅栏”——10万流水是门槛,无中文服务是态度,安全警告是真相。真正的缓和,不该是“全球使领馆可办”的噱头,而是机场的中文标识、火车站的多语播报,和取消对中国留学生、记者的不合理限制。 评论区聊聊,你敢不敢去印度旅游?

0 阅读:0
安宁的宁安

安宁的宁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