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速公路不用水泥,而用沥青?一位60岁的包工头表示,80%的人不知道,一吨

康安说历史 2025-11-24 14:47:29

为什么高速公路不用水泥,而用沥青?一位60岁的包工头表示,80%的人不知道,一吨水泥的价格是沥青的十分之一,选择用沥青铺路不是因为贵的好,而是因为这些。 八十年代末沪嘉高速通车那会儿,那时候确实到处都是水泥路。为啥?当时国家刚起步修高速,资金紧张,水泥厂遍地都是,水泥一吨才几百块,是沥青的十分之一,拌好浇上去就能用,初期造价低太多了。 大家那时候都觉得水泥硬邦邦的,强度高,肯定能用几十年不坏,可谁也没料到,没几年问题就全暴露了。那时候车流量还小,重载货车也少,水泥路还能凑合用,可到了九十年代,经济起来了,大货车跟潮水似的涌上高速,水泥路就扛不住了。 开过老水泥路的都知道,路面每隔几米就有一道缝,那是为了防热胀冷缩,可就算这样,天热的时候路面胀起来会鼓包,天冷的时候收缩又会开裂,雨水渗进去冻一化,裂缝就更大了,慢慢就变成坑坑洼洼的。 我记得 2000 年前后修京沪高速某段,刚通车三年,水泥路面就到处是断板、坑槽,重载货车压过去,轮胎都容易爆。 更要命的是维修,水泥路坏了不能局部补,得把整块板凿掉重新浇,养护期至少 28 天,那段时间堵车能排几公里,物流车堵一天损失就好几万,整条路修下来,损失的通行费和物流成本比修路钱还多。 后来国家开始推广 “白改黑”,把旧水泥路铣掉铺沥青,我才真正见识到沥青的好。沥青这东西看着软,实则韧性十足,重载货车压上去能微微变形,压力分散了就不容易裂,就像给路面装了缓冲垫。 2021 年河南暴雨,我参与灾后抢通,沥青路面用热再生技术修补,单车道 4 小时就通车了,救灾物资顺利运进去;可旁边一条水泥路段,换块板就花了 3 天,眼睁睁看着车堵在外面。这效率差距,在高速上就是黄金时间啊! 有人算过一笔账,沥青初期造价比水泥贵 30% 到 50%,但算总账反而便宜。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摆在那儿,水泥路面年均养护费要 25 万元 / 公里,沥青才 12 万元,而且沥青路面小修小补就行,铣刨一层重新铺,1 小时就能通车,几乎不影响交通;水泥路面大修一次的成本是沥青的 4 倍多,还得长时间封路。 就拿京沪高速来说,2005 年全线完成 “白改黑” 后,养护频次直接减少了 30%,用了十几年路面还很平整,要是换成水泥,早不知道修多少次了。 对开车的人来说,沥青路的好处更直观。水泥路跑起来咯噔咯噔响,噪音大得让人头疼,沥青路面能吸噪音,比水泥路面低 10 到 15 分贝,开长途没那么累。 更关键的是安全,雨天沥青路面粗糙,能牢牢抓住轮胎,排水也快,刹车距离比水泥路面短 20%,这在高速上就是生与死的差距。 还有环保和资源利用,现在沥青能回收再用,旧沥青铣刨下来加热再生,利用率能达到 90% 以上,既省钱又环保;可水泥路面回收难,拆下来的碎块大多只能当废料,太浪费了。 山东有条重载高速用了改性沥青,抗车辙能力提升 50%,使用寿命比普通沥青还长 2 倍多,养护成本降了 35%,这就是技术升级后的优势。 八十年代选水泥,是当时条件下的无奈之举,原料好找、省钱省事;现在选沥青,是因为咱们懂了算总账,不是贵的好,是沥青在长期使用中更省心、更安全、更经济。 那些觉得选沥青是烧钱的人,根本没见过水泥路频繁维修的麻烦,没算过堵路造成的损失,没体验过雨天在水泥路上行车的惊险。 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高速公路用沥青,不是追求贵,而是选对了!它解决了水泥路开裂、维修难、不舒适的致命问题,适配了现在越来越大的车流量和越来越高的安全需求。 现在除了收费站、隧道口这些特殊地方,几乎看不到新建的水泥高速了,这就是最实在的证明 —— 好东西不是靠价格堆出来的,是靠实实在在的使用效果说话的!

0 阅读:0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