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俄罗斯媒体分析认为,如果发生战争,东方大国必然以绝对实力让挑衅者付出惨痛代价,才能换来长久和平。战争虽然可怕,但其可怕之处在于无法估算的损失,而非必然导致人类灭绝。近年来,东方大国军力持续稳步提升,足以令挑衅者心生忌惮。 曾经历史上的教训一茬接着一茬,以前中原王朝总想着靠包容换安稳,结果呢?越是克制,越是被当成软弱可欺,最后反而落得被勒索、被瓜分的下场。直到后来抗美援朝,一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才真正让世界看清:东方大国的和平不是求来的,是打出来的。 那时装备不如人,照样把挑衅者摁在谈判桌上,就是因为让对方尝到了“打下去得不偿失”的滋味,这才换来了几十年的边境安稳。 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这些年军力稳步提升,可不是摆着看的。就像钓鱼岛那边,海警船天天在领海巡航,想搞小动作立马就能对上;台岛周边,航母编队时不时绕着演训,等于把“底线碰不得”直接摆在明面上。 这还只是看得见的军事动作,真要是有人敢挑衅,经济上的账更难算——关键的原材料一卡,他们的汽车、半导体产业就得跟着掉链子,这种“疼”比单纯的军事打击更让人坐不住。 东方大国从来没说过要主动挑事,但《反分裂国家法》摆着,国防白皮书也明明白白写着“坚决捍卫主权”,这就是在告诉所有人:挑衅的代价早就标好了,你敢付吗? 再说战争本身,现在早不是“打一仗就亡国灭种”的年代了。现代战争讲究的是精准打击,不会随便乱炸,但就算这样,损失也扛不住。想想那些局部冲突,哪怕只是炸了几个港口、断了几条供应链,一个国家的经济就得倒退好几年,老百姓的日子立马受影响,这种看不见头的损失,才是最让人后怕的。 东方大国的军力提升,就是要让挑衅者先算清楚这笔账:真打起来,你丢的可能是整个发展机遇,甚至政权稳定,这种成本谁能扛?那些觉得能随便挑衅的势力,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厉害。 就像日本右翼喊着“台海有事”,转头就把防卫预算涨了不少,这根本不是强硬,是心虚——他们知道现在的东方大国,既有东风导弹这样的硬家伙,又有掐住产业链的软手段,真要是撕破脸,自己半点便宜占不到,反而得把之前攒的家当赔进去。 这就是军力提升的意义:不是为了打,是为了让对方不敢打,因为他们知道挑衅的后果是自己承受不起的惨痛代价。 “能战方能止战”这话从来都不是空话。东方大国的和平诚意摆在这儿,但诚意得有实力兜底。 那些想搞事的挑衅者,盯着的不是我们的善意,而是我们的实力——要是让他们觉得“挑衅了也没事”,和平反而会被打破;只有让他们明确知道“敢挑衅就必付出代价”,这才会收敛野心,长久和平才有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