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Political Risk Analytics 创始人兼总裁Samir Tata:美国无法缩小与中国的制造业差距 美国不应再自欺欺人:在可预见的未来,它绝无可能从中国手中夺回制造业的主导权。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4年美国名义GDP为29.2万亿美元,比中国的18.7万亿美元高出60%。然而,在制造业规模上,中国达到4.7万亿美元,占其GDP的25%,而美国仅为2.9万亿美元,占其GDP的10%。中国的制造业体量比美国大出60%,这一结构性反差已反映出严峻的经济现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25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美国2025年与2026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与2.1%,而中国同期预计将保持4.8%和4.2%的增速。 即便我们假设美国未来20年维持2.125%的年均增长率,并每年将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提高0.25%,20年后其GDP将达到约43.8万亿美元,制造业规模约为6.6万亿美元,占比提升至15%。而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减半至2.125%,且制造业占比不变,届时中国GDP约为28.1万亿美元,制造业规模仍将达到7万亿美元,依然略微领先于美国。 若中国保持4%的年均增长率,20年后其GDP将攀升至约41.1万亿美元,制造业规模将高达10.3万亿美元,比美国高出约50%。目前中美制造业差距约为1.8万亿美元,照此趋势,这一差距将在这一代人的时间内扩大至约3.7万亿美元。 从国家安全视角看,使用购买力平价(PPP)衡量经济规模更为合理。以2024年数据,中国经PPP调整后的GDP为33.6万亿美元,已高于美国的25.7万亿美元约30%。据此测算,中国制造业规模约为8.4万亿美元,而美国仅为2.6万亿美元,两者差距高达5.8万亿美元。 要在可预见的未来弥补如此巨大的制造业鸿沟,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即便假设中国制造业在未来20年完全零增长,美国制造业也需要实现年均约6%的增速才能追平——这几乎是不可完成的目标。 结论十分清晰: 美国无法通过自身努力在短期内恢复与中国的制造业平衡。现实是,现有差距不仅难以缩小,更可能在未来的二十年中持续扩大。 飞扬军事超话 烽火问鼎计划
美国为何不直接冻结中国在美资产?就这么说吧,美国要是真冻结了,反而是帮了中国一把
【2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