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斩首行动,正式执行!北京这次没给东京留一丝颜面,正式通知拒绝出席明年1月的中日韩首脑会议。这不仅是给高市早苗的“主场外交”判了死刑,更是向世界宣告:企图一边在台海问题上玩火,一边在东亚峰会上坐主桌?中国绝不答应! 这绝不是一次临时的外交表态,而是对日本近期一连串危险操作的集中反击! 11月7日在国会质询时,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公然把“台湾有事”和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绑在一起,暗示要武力介入,这可是1945年战败以来日本首相头一回把台湾问题和集体自卫权挂钩,连日本前首相石破茂都骂她“逞口舌之快”,可她还嘴硬说“符合政府看法”,半点不打算撤回。 嘴上玩火还不够,日本自卫队紧跟着在距台湾仅110公里的琉球群岛基地部署中程防空导弹,手里都摸上家伙了,这哪是“战略模糊”,分明是明火执仗地干涉内政。 自卫队早就偷偷搞了三套针对台海的作战方案,又是“闪击夺岛”又是“导弹封锁”,真当中国看不见他们那点小心思?结果军事专家一句话戳破:制空权都拿不到,这些方案就是纸上谈兵。 高市本来打着如意算盘,想借着日本当轮值主席国的机会,靠2026年开年的中日韩首脑会刷一波存在感,给自己摇摇欲坠的支持率续命。 她大概以为这场峰会是自家戏台,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既能展示所谓“东北亚领导力”,又能给国内选民画饼。可她忘了,外交舞台从来不是独角戏,得看别人愿不愿意陪你演。 中国一句“举办条件暂不具备”,直接把她的戏台拆了,这哪是延期,分明是给日本的外交资格贴了封条。 而且这波反制是层层加码的,11月20日先叫停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紧接着90人的日中投资促进机构访华团被延期,JETRO统计的20多个中日商务活动全黄了,从文化到经济再到最高层级的首脑对话,一步步把日本从东亚合作的桌子上往下拽,一点情面都没留。 就连G20峰会上,中国总理都懒得跟日方人员见一面,这态度已经明摆着:你不配坐在谈判桌前。 对日本而言,现在中日韩三方对话一停摆,首当其冲的就是自贸区谈判,这可是日本盼了多年的“经济强心针”。 要知道,中日韩三国GDP占全球24%,制造业产出占38.5%,自贸区要是成了,能给日本GDP拉涨0.3%到1.1%,之前日本自己算过,加入RCEP都能让GDP增2.7%,更别说和中日韩直接签自贸协定了。可现在谈判一搁置,这饼直接飞了。 日本企业早就把中国市场当成了“饭碗”,2024年日本对华贸易额2917亿美元,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占比超10%,是对美国出口的5倍,中国市场没了,这些企业去哪找下家? 看看日本水产品的惨状就知道了,2022年对华出口还871亿日元,2024年就只剩61亿,跌了90%多,扇贝直接卖不动,日本政府跑遍美国、中东找替代市场,结果根本填不上这个窟窿,2024年水产品总出口还跌了7.5%。 政府2024年的《通商白皮书》自己都承认,1406个品类的商品超一半进口来自中国,是美国的2.5倍,家电更是九成靠中国供应,连化肥原料磷都得从中国买;稀土更不用说,现在依赖度又回升到70%以上,而稀土是电动车、电子产品的核心材料,日本车企、电子企业离了这东西根本转不动。 之前2012年钓鱼岛事件时,日本汽车在华销量就暴跌过,现在要是自贸区黄了,加上美国还在对日本汽车加征25%关税,算下来日本汽车年出口得降18%到22%,一年损失1060亿美元,这钱谁来补? 那些靠中国供应链活着的中小企业更别提了,之前韩国零部件企业因为关税压缩3到5个百分点就有三成要倒闭,日本企业怕是得更惨。 高市早苗大概以为靠挑动台海议题能巩固自己的“安全派”形象,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她想借“外部威胁”给修宪、扩军找借口,甚至琢磨着改“无核三原则”,允许美军带核武器进来,可老百姓要的是饭碗不是军备竞赛。 现在外交停摆、经济受损,札幌的酒店全是退单,中日航线取消率快到22%,连“中日大学校长会”这种办了二十年的交流活动都停了,民生经济全受连累。这哪是“主场外交”,分明是“主场翻车”,既没拿到领导力,又丢了合作红利,最后只落下个“外交事故制造者”的名声。 说到底,日本就是算错了账,以为在台湾问题上踩线能讨好美国、捞取政治资本,却忘了中国在核心利益上从不让步。想一边拿着中国市场的红利,一边在台海玩火,还想在东亚峰会上坐主桌,这种“三边通吃”的美梦根本做不成。 现在外交熔断的代价已经开始显现,要是还不清醒,接下来遭罪的只会是更多日本企业和普通民众,毕竟经济账从来不会骗人,而中国手里的反制牌,显然还有得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