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西安的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有个叫小添添的宝宝,刚来到这个世界就闯了一道天大的难关。他是个提前16周就着急“退房”的超早产儿,胎龄只有24+4周,体重才760克,换算下来刚一斤半多点,身形也就成人手掌那么大。小添添的皮肤像透明的胶冻一样,能隐约看到皮下的血管,呼吸更是浅弱得几乎让人察觉不到,全身的器官都没发育成熟,属于高危中的高危超早产儿,从出生起就面临着呼吸衰竭、感染、营养匮乏等好几个致命的考验。 小添添一降生,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就立刻启动了应急预案,专门组建了资深专家和优质护理团队组成的救治小组,一场和死神抢时间的生命保卫战就此打响。肺部发育不全是小添添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医护人员马上给他用上了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呼吸机的每一个参数调整,血氧指标的每一次波动,都让医护团队时刻揪着心。就这样精心照料到第24天,小添添迎来了关键转折,成功转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之后又一步步进行脱机训练,从无创通气到高流量氧疗、低流量吸氧,最后在氧仓吸氧3天后,彻底摆脱了氧气支持,用47天完成了从依赖机器到自由呼吸的跨越。 营养供给也是个大挑战,小添添的消化系统还没发育好,没法正常进食,医护人员就通过脐静脉和PICC为他建立了“生命支持通道”,精准输送肠外营养。同时还搭配了脑保护策略、口腔免疫疗法和科学的体位管理,慢慢刺激他的肠道发育,帮他建立自主消化功能。因为超早产儿免疫力极低,一点微小的感染都可能致命,所以洁净病房里的医护人员每一步操作都严格执行无菌标准,实时监测感染指标,牢牢守住了感染防控这道关键防线。 除了专业的医疗救治,医护人员还特别注重人文关怀,推行家庭参与式护理。他们每天都会通过视频让小添添的父母了解孩子的体重、奶量变化,还邀请妈妈进病房做“袋鼠式护理”,让母子肌肤相贴,这种接触不仅能稳定小添添的心率、呼吸和体温,帮助他增重,也缓解了妈妈的分离焦虑。 经过整整88天的日夜守护,无数次的监测和轻柔操作,小添添完成了一场惊艳的生命逆袭。他的体重从最初的760克稳步攀升到了2200克的健康标准,再也不是那个脆弱的“掌心宝宝”。如今的小添添气色红润,哭声有力,呼吸平稳,每一次挥舞小手小脚都充满了生命力,这份奇迹的背后,全是医护人员用专业、耐心和爱心筑起的生命防线。 来源:起点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