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1月25日晚在视频讲话中表示,他期待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继续积极合作”,同时强调乌方“将尽一切努力确保军队和人民的自卫能力”。 这番表态背后全是现实压力。美乌刚在日内瓦谈完,把特朗普的28点方案砍到19点,最头疼的领土问题,只能等两国总统拍板。 泽连斯基心里跟明镜似的。没有美国帮忙,乌克兰想自卫根本不现实。特朗普早就说透了,不会再给新的军援,得让欧洲多扛事儿。 美方说已经给了乌3500亿美元援助,可乌方只认不到1000亿。数字对不上的背后,全是援助越来越少的焦虑。11月批的1.05亿美元“爱国者”维护军售,这点钱真不够看。 泽连斯基团队急得不行,恨不得美国感恩节当天就见特朗普。毕竟27日就是美方定的方案接受期限,拖不起。 特朗普的“和平方案”看着挺全面,其实满是美国的小算盘,根本没真正考虑乌克兰想要什么。俄方却盯着要承认领土、解除制裁这些条款,态度模棱两可又透着强硬。 乌方一边谢谢特朗普帮忙,一边还得守住自己的主权底线。这份平衡太难找了。矿产协议是签了,可安全保障和武器供应没说清楚,心里能踏实吗? 鲁比奥说会谈“有成果”,可乌方代表谈完连面都不愿露。那股凝重劲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分歧还大着呢。所谓“灵活文件”,不过是给没解决的争议找个好听的说法。 俄乌打了这么久,双方都耗得没力气了。但和平不能靠一方施压,更不能拿一个国家的主权换。 就说赫尔松地区的农户,以前种的粮食能运到全世界,现在农田成了战场,收的粮食运不出去,一家人的生计都没着落。这样的日子,谁能受得了? 泽连斯基盼着合作,特朗普打着算盘,俄方守着底线,欧洲缩着犹豫。这几张牌缠在一起,成了一张剪不断的利益网。 每一步选择都不是小事,关乎的是无数普通人的生死。可能前一天还在院子里种菜的大叔,第二天就得上战场。 可能孩子还等着爸爸回家讲故事,却只能收到一张冰冷的通知。战争里,最苦的永远是老百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