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喜办!印媒:光辉迎来300架订单,超越巴铁枭龙,菲律宾采购果然不出所料,印度

张南游丝熊 2025-11-26 15:47:40

丧事喜办!印媒:光辉迎来300架订单,超越巴铁枭龙,菲律宾采购果然不出所料,印度媒体在“光辉”战机当众坠毁之后,又选择了丧事喜办! 印度媒体在“光辉”坠机事件后迅速转向正面报道,这种处理方式并非首次,而是惯用手法。事故发生仅一天,多家主流刊物就推出专栏,强调空军已敲定220架订单,到2035年总数将超过300架。报道中,工厂生产线照片频现,配以数据图表,声称这反映出战机市场认可度高。同期,社交平台上标签如“光辉出口突破”迅速传播,网民转发概念渲染图,预测巴西和菲律宾将成为首批海外用户。这种叙事旨在快速平息质疑,将焦点从技术失效率移向“战略胜利”。 空军确实在2025年9月签署75亿美元合同,追加97架Mk1A型,但这更多是国内需求驱动,而非国际热捧。媒体回避了生产现实:到11月,仅组装40架左右,多半闲置在库房。巴西易货传闻源于10月高层会晤,巴西空军表达对Tejas Mk1A的兴趣,作为补充Gripen机队的低成本选项,但招标文件显示优先本土Embraer产品,印度方案仅列为备选。菲律宾方面,预算报告明确转向韩国FA-50和KF-21,地缘因素让其不愿冒险选印度货。媒体将这些“意向”放大为“敲定”,忽略合同空白,制造出订单井喷的假象。 对比“枭龙”成为另一层策略,旨在借区域竞争转移视线。印度评论员列出2024年事故数据:光辉两起,枭龙五起,断言前者可靠性更优。这种并列忽略规模差异,光辉总产不足50架,枭龙已超200架并经实战检验。巴基斯坦在迪拜展上签署JF-17 Block III出口协议,强调其“战场验证”,而光辉未参与5月边境冲突,印度官员仅称“谨慎部署”。媒体通过数据罗列,试图证明光辉在安全和机动性上领先,却未提光辉依赖以色列雷达和英国座椅的拼凑模式。这种对比更像舆论攻势,回避自身短板。 媒体还巧妙甩锅飞行员,称坠机源于“空间定向障碍”,高G力机动中短暂失调。这回避了飞控软件延迟或引擎响应问题的可能。辩论节目中,嘉宾引用空军声明,反驳“技术缺陷论”,强调订单增长是“铁证”。但军事论坛上,退役军官指出,通用电气F404引擎供应仅每月1-2台,导致班加罗尔工厂半成品堆积。八月交付仪式曝光后,驾驶舱黑屏和空座椅细节流传,空军虽知情,却配合“高效产能”宣传。这种媒体循环像及时雨,短期内稳住民心,但长期看,难掩军工体系的结构性矛盾。 项目瓶颈与供应链困境 光辉项目从1983年启动,本意取代米格-21老机,提供本土轻型战机。到2025年,仅服役两个中队,交付节奏远低于预期。根源在于供应链全面断裂,尽管宣称“自主研发”,核心部件高度依赖外资。通用电气F404引擎供应受美国本土需求挤压,2025年3月才首台到货,原计划2023年启动。韩国供应商财务问题加剧延误,每月配额勉强1-2台,印度斯坦航空为赶工,先交付无引擎机身,后补装动力。这种分步操作导致空军仓库堆满空壳,维护成本飙升。 生产线上,班加罗尔和纳西克工厂虽扩至三条线,年产能目标16-24架,但2025财年仅交付2-3架。钛合金短缺进一步拖累,空军训练小时被迫缩减,依赖老旧备用机型。Mk1A升级虽添AESA雷达,提升作战半径至500公里,但集成延误让首批97架推至2027年交付。出口宣传虽热闹,潜在买家如埃及和尼日利亚仅停留意向,亚美尼亚甚至因坠机暂停谈判。这种依赖模式在和平期可多花冤枉钱,一旦地缘紧张,卡脖子风险凸显。 巴基斯坦JF-17已出口多国,参与高强度巡逻,RD-93引擎虽有维护需求,但支持全谱任务。中国J-10系列事故率虽高,却有本土引擎支撑。印度空军中队缺口达30%,光辉本该填补,却因延误加剧老化。防长视察工厂虽承诺优化,但工人转组其他部件的现实未变。巴西C-390易货虽有进展,10月会晤讨论互购,但巴西招标优先本土,印度需让步技术转移。这种瓶颈不只技术,更是工业基础薄弱的写照。 媒体吹嘘虽热闹,却难改军工痛点。这种“丧事喜办”短期转移注意力,长期却放大漏洞。调查庭初步报告指向推力不稳,但回避供应链细节。通用电气承诺增供,2026年加速,但每月配额仍限。空军急病乱投医,眼馋F-35和苏-57,却忘后勤维护跟不上。这种依赖外资的“万国牌”组装,在国际摩擦中易断链。 坠机后,舆论渐息,留下顽疾。空军推进列装,目标2035年300架,但每架起飞需面对隐患。出口梦遥遥,军工噩梦如影。真相不靠忽悠遮掩,唯有实干方能破局。

0 阅读:174
张南游丝熊

张南游丝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