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财长称只有一个赢家,那就是中国。特朗普的政策可能会让美国走上类似战后阿根廷的道路。萨默斯似乎无需担心;几年后特朗普就下台了,美国(目前看起来)不会产生一位国王(king),特朗普也怕成为庇隆第二。 特朗普的政策路径,让人联想到战后阿根廷从发达滑向落后。那时候阿根廷1940年代初,人均收入超法国德国,农业出口拉动繁荣。胡安·庇隆1946年上台,推国家控制铁路工厂,承诺劳工权益,但实际用行政令固定价格,压工资。结果投资掉头走人,通胀从1947年3.6%窜到1949年23.2%。农民不增产,超市缺货,黑市价翻倍,美元储备见底。庇隆主义搞进口替代和高关税,刺激本土工业,但经济依赖政府关系多过竞争力,投资少,生产成本涨,出口跟不上。阿根廷本该像加拿大澳大利亚那样靠资源致富,却因国家干预和通胀陷泥潭,私人企业挤兑,税负全球最重,私人经济只剩一半不到。 特朗普第二任一上来,就签行政令,对中国货加60%关税,其他国家20%,说保护制造业。用行政权逼盟国移工厂,声称最大权力能重塑供应链。但市场规律不是行政令能管的。关税落地,美国进口商算账头疼,钢铝价涨,汽车零件卡壳,零售货架电子产品贵20%。中国那边,出口结构调头,转欧洲亚洲,稀土管紧,美国芯片厂供应链断。基础设施投加大,利率降,消费拉动,对美出口降33%,整体还涨4.4%。萨默斯直说,这策略只有一个赢家,中国靠自主路子站稳,美国竞争力滑坡,资本跑路,工厂回迁成本高。欧洲盟友在布鲁塞尔摇头,抱怨华盛顿单干。特朗普这套,得罪全球,昔日伙伴叹气,加速美国主导位子晃荡。 萨默斯点出,特朗普政策像庇隆,忽略经济规律,用非市场招忽略长远。阿根廷那会儿,庇隆操控选举媒体,1955年军队推翻,坦克进首都,他逃西班牙。经济从十大体滑落,通胀和债务成常态。特朗普虽威逼各国,但美国机构有弹性,法院11月判部分关税越权,国会两党妥协避关门。中国稳住阵脚,出口非美市场涨,基础设施起重机转,装箱去新伙伴。萨默斯强调,美国这路子,竞争力降,资本外流,全球看美国从稳定超级大国变庇隆式乱局。关税得罪全世界,狐朋狗友国叫苦,美国自挖墙脚,终结霸权。亡羊补牢,纠保护主义,转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