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同居认定属于家庭成员 这条热搜背后的故事,让我想聊一聊我——一个在成长过程中,不曾见证过幸福婚姻的孩子。同时,也想抱抱每个在亲密关系里试探前行的你。在我4岁那年,记忆是从一个平凡的晚上开始的,我见证了我妈妈因为一件不能再琐碎的小事被家暴到全身是伤,我就站在旁边一边害怕的发抖,一边哭着拉我爸说不要再打了,而他像疯子一样把我甩开继续殴打妈妈……所以,妈妈身上的淤青和伤痕,是一个四岁孩子对“爱”最初、也是最残酷的误解。但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才真正定义了我的一生。那个看起来很脆弱的女人,没有停留在伤疤里。她决绝地转身,亲手撕掉了“受害者”的剧本。她选择了离婚,像推开一扇锈死的铁门,门外是风雨,也是生路。后面的半年我都没有再见过她,每天都非常想妈妈。终于有一天中午,她来幼儿园看我,我看到她剪掉了齐腰长发,留了寸头,我已经不记得她那天穿了什么衣服但是我印象很深的是她穿了一双干练的黑色高跟鞋,你们无法想象那时她有多美。后面她用几年的时间发展自己的事业,她交到了很多朋友,谈了新的恋爱,也带我去很多地方旅行,终于在我初中时把我接到了她的第一套房子,那是只属于我们俩的温馨的小家。我记得无数个清晨,她早起给我准备让同学们都羡慕的超丰盛便当午餐,从一个不会做饭的女生变成我们家有一排书架都是菜谱的厨娘,我去上学后,她又挤公交车去上班,每天都在研究怎么能多赚些钱,她让我看到,一个女性被击倒后,能如何从尘埃里一寸寸站起,然后成为自己的靠山。她让我同时看见了女性的两张面孔:一张是脆弱——在暴力面前,生理上的无力与痛苦,如此真实,不容回避。另一张是力量——在绝境中,灵魂中那股不肯熄灭的火焰,是重整山河的坚韧与创造力。所以,足够亲密的朋友会说我身上带了点“女侠”的气质,这和我妈对我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同时在人格测试中,给我的答案是:清醒的守护者。我希望我可以强大,直到我有能力守护我爱的人。说回到这个热搜里的故事,现在婚前同居的情侣很多,女孩子们因为普遍有生理上的弱势,所以一定更要保护好自己:1.在他摔手机时别说服自己"他平时不这样",裂缝都是从第一道刮痕开始的。2.发工资那天记得先给自己存一部分钱,那是你随时能逃离去住酒店的底气。3. 永远保持一份能谋生的技能。4.定期和闺蜜加密通话:“如果三天没消息,请按计划报警。最后,愿我们每一位都可以在生命风雨中,活成自己灯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