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消息!11月2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拍板决定,把针对中国的一部分关键产品

开始环游世界 2025-11-27 16:16:08

美国对华消息!11月2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拍板决定,把针对中国的一部分关键产品关税豁免期限一口气延长到了2026年11月10日 本来这个月底就要到期的政策,突然多了两年缓冲,不少行业从业者看到消息先松了口气 这次豁免不是小打小闹,清单涵盖178项产品,从电子元件里的半导体器件零件,到医疗用品中的某些医用口罩,再到光伏制造设备如硅生长炉、钻石线锯,2024年相关进口额高达1000亿美元。这些产品原本要收7.5%-25%的额外关税,现在直接免到2026年。美国这么做,不是突然“好心”,数据摆着——72%的半导体器件零件、45%的芯片封装设备都依赖中国进口,稀土供应更是72%来自中国,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来源 要知道,这些产品跟普通美国人的生活紧绑着。摩根大通算过账,要是取消豁免,美国通胀可能反弹0.8个百分点,消费者一年得多花3000美元。就拿iPhone来说,苹果90%的产能在中国,加征关税的话,价格可能暴涨20%-30%,普通工薪族买手机得咬咬牙。还有特斯拉,电池用的钕铁硼材料90%依赖中国,加税只会让成本飙升,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中国企业这边倒挺稳,经历几年贸易战,不少企业早开拓了东南亚、欧洲市场,不再单靠美国。比如立讯精密,美国收入占比超40%,这次豁免直接受益,但它早就在越南建了工厂;工业富联的服务器、云设备业务,也在往墨西哥转移。再说光伏领域,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要建,得靠中国的硅生长炉、钻石线锯,没有这些设备,光伏板产量上不去,电价可能还得涨 为什么美国明明想搞供应链转移,却还要延长豁免? ① 依赖中国供应链没法断。半导体、稀土、光伏设备这些领域,中国的产能和技术短期内没人能替代,硬断的话,美国自己的产业得停摆 ② 怕通胀反弹惹民怨。取消豁免会让消费者多花3000美元,这对已经被高通胀压得喘不过气的美国人来说,等于火上浇油,拜登政府得考虑选票 ③ 给本土产业留过渡时间。美国一直在推“美国成分≥20%”的条款,想把供应链转移到印度、越南,但这些地方的产能和配套跟不上,豁免是给本土企业争取时间建工厂、找替代 其实这事说到底,是美国的“矛盾游戏”。一边想通过关税打压中国制造业,一边又离不开中国的便宜且高质量的产品。普通美国人不管什么“战略竞争”,只关心买iPhone贵不贵、电费涨没涨。中国企业早就看懂了,所以这些年拼命开拓多市场,比如东南亚的服装厂、欧洲的光伏电站,就算美国哪天又加税,也不会伤筋动骨。倒是美国自己,一边喊着“脱钩”,一边又得靠中国产品维持国内稳定,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才是最真实的现实 有网友说“这有啥好高兴的?漂亮国一直出尔反尔!说不定哪天又加回来了!”,这种担心不是没道理——之前美国也有过豁免又取消的情况,比如2025年有些医疗产品豁免到期后,就没再延长 要我说,美国这次延长豁免,根本不是“良心发现”,是被现实逼的。中国企业早有准备,多市场布局才是抗风险的关键。咱们不用太在意美国的“反复”,把自己的市场做稳、产品做精,比什么都强 你觉得美国这次延长豁免是真心想缓和吗?

0 阅读:1
开始环游世界

开始环游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