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2月30日,北洋军阀将领徐树铮被冯玉祥指使人枪杀。本来军阀之间勾心斗

春秋谈国际说 2024-05-18 01:38:45

1925年12月30日,北洋军阀将领徐树铮被冯玉祥指使人枪杀。本来军阀之间勾心斗角不断,不值一提,但徐树铮有一个作为有大功于国。徐树铮早就想力保外蒙。辛亥革命时,外蒙在俄国庇护下独立,后改为自治,但民国仅有宗主的空名。 1919年6月,徐树铮被任命为西北筹边使,以武力为后盾,11月迫使外蒙取消自治,回归中央政府管辖。一大功也。 可惜,1920年7月,徐树铮被免去西北筹边史职务,他对外蒙的经营也戛然而止。1921年,外蒙在苏俄的控制下独立。 1880年,徐树铮出生于江苏萧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少年时期,徐树铮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他的才学不仅仅局限于儒家经典,更涉猎广泛,对诗词、书法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书法尤其遒劲有力,深受同代人的赞誉。 然而,徐树铮的人生轨迹并没有如同他早期的学术生涯那样平顺。清末民初,他放弃了文职的道路,转而投身于军旅生涯。 进入军界后,徐树铮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冷静的判断力,很快得到了段祺瑞的青睐。段祺瑞对徐树铮的能力赞赏有加。他不仅视徐树铮为左膀右臂,更是将他当作自己的亲信来栽培。徐树铮因此迅速升至北洋军阀的高层,成为段祺瑞手下的皖系将领中的杰出人物。 1919年,徐树铮担任西北筹边使,面对外蒙古自治的局面,他展现了非凡的外交才能和军事智慧。在那个动荡的时期,徐树铮通过一系列精妙的外交手腕和军事布局,成功地使外蒙古重新归附于中国。 然而,在徐树铮光辉的背后,也隐藏着冲突和阴谋的暗流。1918年,徐树铮与北洋军阀中的另一位将领陆建章的关系,成为了他一生中的一大悲剧。陆建章原为北洋武备学堂出身,曾有“陆屠夫”之称,因其在陕西的残暴行径,被徐树铮所忌恨。在一次权力的较量中,徐树铮借助《惩治盗匪法》之名,将陆建章处决。 陆建章的内侄女刘德贞,被许配给了另一位将领冯玉祥。冯玉祥不仅因此与陆建章结成了深厚的私人关系,更因陆建章的提拔而在军中地位显赫。徐树铮的这一行动,直接触动了冯玉祥的利益和情感。冯玉祥对徐树铮怀有深深的仇恨,这种个人与政治的恩怨交织,最终导致了徐树铮的悲剧性下场。 在个人生活方面,徐树铮虽然在军政界威风八面,但在家庭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他与妻子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尤其是在处理陆建章事件后,家庭氛围变得更加沉重。徐树铮虽然对外强硬,但在家人面前,他更多的是一个沉默和内疚的丈夫及父亲。 1925年,历经欧美、日本考察的徐树铮,满载西方先进技术与思想之精华,归国有志于改革。他的回国之旅并非一帆风顺,首先在北京向时任北洋政府的官员述职。虽然他的改革理念引起一些赞同,但更多的是权力的算计和对未来的担忧。当徐树铮决定不顾个人安全,执意南返其故乡时,段祺瑞得到了不详的预警:“又铮不可行,行必死”。段祺瑞感到此事非同小可,急忙派人前去阻止,但徐树铮坚决如铁,拒绝了所有护送,显得非常坚定。 12月30日的凌晨,徐树铮的专车行至廊坊,此地正值风雪交加,天气凛冽。冯玉祥的人马悄然接近,最终上车将徐挟持下车,正是在这暴风雪的夜晚,一声枪响,徐树铮倒在了寒风中,尸体荒野之上,时年四十六岁。冯玉祥面对这一暗杀,没有直接承认,而是上报称:“徐上将有功于国,不幸路上为匪人劫害,其死甚惨。” 为掩人耳目,冯还巧妙地引入了复仇的情节。他让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自称为父复仇,这在当时社会,复仇之行仍被视为具有伦理正当性,容易获得民众的同情和支持。这种“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的观念,在民国初年仍深深根植人心。徐树铮此行虽筹得资金准备东山再起,但无疑触动了冯玉祥的利益。 1932年,徐树铮的儿子徐道隣从德国学成归来,因其父与蒋介石的旧交,蒋提拔他至高位,使其成为国防设计委员会的重要成员。这一地位让他接触到了冯玉祥的旧部韩复榘。韩表达了愿为徐道隣报父仇的意愿,但此时卢沟桥事变已爆发,全面抗战的浪潮中,徐道隣理解到,任何针对冯玉祥的指控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他没有立即行动。 1945年抗战胜利后,徐道隣终于提起诉讼,试图以法律手段寻求正义。然而,根据1925年的刑法规定,杀人罪的诉讼时效为十五年,此时已经超时。军事委员会以时效问题拒绝了他的诉求。徐道隣虽然提出抗战期间时效应中断的论点,但无论军事委员会还是法院,都没有再给予回应。徐道隣在回忆录中表达了他的无奈和悲愤,指出社会对于真相的漠视,并略感安慰于那些过去的事实终究被揭露,尽管正义未能完全实现。 同时,徐道隣对段祺瑞在父亲被害后的态度一度怀有不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理解段祺瑞的佛教信仰,认为其非无情,而是信奉因果报应。他逐渐释怀,认为历史的审判最终会昭示真相。

0 阅读:253

评论列表

用户50xxx66

用户50xxx66

3
2024-05-18 05:59

徐道隣告冯玉祥成功的话,蒋志清暗杀陶成章案被人告上法庭该怎样判?

春秋谈国际说

春秋谈国际说

国际新闻发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