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沈飞6代机进气道,应该没有采用原本歼20、歼35和枭龙使用的两肋式DSI鼓包进气

沈飞6代机进气道,应该没有采用原本歼20、歼35和枭龙使用的两肋式DSI鼓包进气道。有可能其使用腹部DSI进气道,类似于F22的加莱特进气道。 DSI进气口气流必须相对稳定(因为DIS进气道是固定不可调节进气大小的,所以要求进气流相对比较稳定)。 成飞6代下进气口前面附近就有边条翼遮挡,仰角、斜飞、横飞时DIS进气道吸入的气体被受边条翼阻挡,导致气流不稳,不稳的气流再进入DIS进气道就不合适了。 成飞背面才用的还是DIS,因为背面DIS进气道口,几乎没什么阻挡,气流相对稳定,用DIS进气道就很合适。 沈飞6代机采用机头扁平边条翼设计,导致其不能采用常规侧DSI进气道。因为沈飞六代机是双发,如果采用类似J10C的DIS下放进气道,就会导致进气口过大(比J10C大两倍)机身厚度极大。 但所以采用类似斜45度(就兼顾下进气道和两侧进气道之间的设计)。 仔细看沈飞6代机,因为是下侧式斜DSI进气道,所以导致机体厚度比侧进气道厚,但比下进气道薄,机头很长(机头边条角度小),机翼边条位置也在进气口后面。 DSI进气道的最佳速度区间是0.5马赫至2马赫,而加莱特进气道最佳速度区间可以达到3.5马赫,折中的腹部DSI进气道最高速度也在2马赫以上。 因此,沈飞6代和成飞6代一样,都异常追求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