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37年,清华大学长沙临时新校的校园门口。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大喊着“校长”边疯

1937年,清华大学长沙临时新校的校园门口。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大喊着“校长”边疯狂的往里冲,被门卫连忙拦下。不料校长见到乞丐后顿时泪如雨下,将乞丐请进了办公室。

赵忠尧生在1902年,那个时候整个中国都在一片腐败与朽烂之中,社会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剧烈变动,一切现有制度都岌岌可危。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母都是有思想有激情的知识分子,给他取这个名字,也是希望他能忠于华夏民族,做出一番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大事业。

他虽生于乱世,但丝毫没有耽误学习。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优秀聪明的孩子。他擅于运算,善于思考,尤其对物理学感兴趣,长大后,他去了美国留学,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带回来报效祖国。

他先是在美国攻读下了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博览群书,夜夜留在美国的图书馆,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的汲取知识。博士毕业后,他已经是一个物理学领域的精英人士了,学校对他发出邀请,以丰厚的报酬留他继续在此做科研。

可想到落后的国家,他拒绝了富裕的物质生活,而是选择去德国继续深造。他想把这个领域打通,想总众家之所长为己所用。七年之后,他终于学成了,临行前,被称为“核物理之父”的物理学巨匠卢瑟福教授送了他一块50g的镭元素,这是研究核武器发展新能源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正是这小小的50g镭,使我国日后的核研究前进了一大步。

至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一时间硝烟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不少地区都沦陷在侵略者的手中,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座座建筑被摧毁,一座座城市面目全非。

当时清华大学为了继续培养人才,不耽误国家教育事业,也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知识分子,便把学校临时从北平迁到了长沙。

而正在外地工作的赵忠尧在担忧国家和人民的同时,第一时间想起了仍被留在北平的那50g镭元素。这太珍贵了,若是遗失在硝烟战火之中,将是国家科研资源的巨大损失,会阻碍许多物理研究进程。

于是本在安全之地的赵忠尧立刻收拾行李,准备动身前往北平,取回那50g镭元素并送往清华大学。他要亲自踏入险境,只为保护好这50g镭元素。

回北平拿到镭元素后,他小心的包裹在一个小布包里。当时国家已经满目疮痍,许多交通线都已经被打断,要从北平赶往长沙,实在是难上加难。

加之当时许多人民流离失所,四处逃窜,不少人为了生存选择了当拦路的土匪,抢劫的强盗,社会已经混乱到了极致。更恐怖的是,天上随时会出现敌人的飞机扔来炸弹,路上随时会遇到敌人的军队射出子弹,他这一副意气风发的知识分子模样,怎么能在如此多的险境中幸免于难呢?

于是为了不惹人注目,原本衣着干净整洁且讲究的赵忠尧,给自己换上了一套臭气熏天又破破烂烂的乞丐装,他把自己的脸上身上到处抹上灰,像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一路上躲躲避避,尽量走人少的地方,能爬山就爬山,能淌水就淌水,这一千多公里的路,他硬是用双脚赶了过来。

到达长沙时,他已经彻底像一个乞丐了,他因一路颠簸劳顿,躲避重重危险身心疲惫,已经面黄肌瘦脱了相。当看到清华大学的门口时,他疯疯癫癫大笑着奔向了门口。门口的保安连忙把他拦了下来,说什么也不让他进去,因为这一身的邋遢相,他将前因后果向保安原原本本的解释了一通,保安也丝毫没有相信。

就这样,他只能无奈的在清华大学门口席地而坐,等待时机。幸运的是,很快校长梅贻琦路过门口,赵忠尧见了大喜,赶紧大声呼喊着“校长!校长!”,梅贻琦起初纳闷,他从未见过眼前这个人,可又觉得声音耳熟,定睛一看,原是赵忠尧!

梅贻琦顿时眼含热泪,他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连忙把赵忠尧请进了校园内,询问着他是如何经历重重苦难来到这里的。不过赵忠尧并未觉得辛苦,他将这50g镭元素交到校长手中的那一刻,觉得什么都值了。

后来赵忠尧先生被国家安排为高校物理教授,继续为国家物理学领域的开拓作出了许多贡献,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国家也奖励了他一大笔奖金,不过他分文未取,全部捐献给社科院用作科研基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