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王茜华与老公周京请朋友吃饭。结完帐后,周京当着众人的面说:“我们说好AA制的,回家你要把饭钱给我。”王茜华很没有面子,回家后就狠心做了一件事,让周京后悔莫及。 王茜华年轻时候吃过一次相亲的亏。那年她刚在影视圈站稳脚跟,亲戚给介绍了个法国回来的生意人。 见面那天她特意收拾得漂漂亮亮,提前二十分钟就到了约定地点。结果男方踩着点晃悠进来,屁股刚沾椅子就开始抱怨北京车多路堵,话里话外透着嫌弃。 这人说着说着掏出手机显摆,说在巴黎给老妈买了件貂皮大衣,折合人民币得几十万。王茜华听着直犯恶心,筷子没动就找借口走了。打那以后,她对留过洋的男人都带着三分警惕。 命运偏就爱开玩笑,没过两年朋友又给她牵线,对方是北大教授家的公子周京,德国留学回来的高材生。 王茜华原本想推掉,架不住朋友再三劝说才答应见面,没想到这次碰上个实在人,周京说话做事没那些虚头巴脑的毛病,相处半年多还真把王茜华打动了。 婚礼办得简单,两家老人吃顿饭就算成了家。可这日子过起来,王茜华渐渐觉出不对劲。 周京过日子讲究个明算账,买菜做饭要记账,水电煤气得分摊,有回王茜华买了个新窗帘,周京晚上拿着计算器按了半天,非说布料钱该从家庭公共支出里扣。 王茜华当时就蒙了,结婚头回知道还有这种算法。 周京振振有词,说这是西方先进理念,保持经济独立才能婚姻长久。王茜华心里堵得慌,可想想刚结婚就忍了。 2003年开春,两口子请几个老朋友吃饭,王茜华特意选了家老字号饭庄,八个热菜四个凉菜摆满桌。大伙吃得高兴,周京抢着把单买了。 等送走客人,周京从兜里掏出小票说:"咱家规矩是AA制,回家记得转我一半饭钱。" 王茜华站在马路边上浑身发冷,三月的风吹得她脑仁疼。那天晚上她睁眼到天亮,终于想明白这日子不能这么过。 要说王茜华也是真能扛事的人,那会儿她正拍《当家的女人》,天天往河北农村跑。 剧组住在老乡家,早晨五点起来化农妇妆,顶着日头在地里拍戏,晚上还要琢磨台词。 就这么苦熬三个月,愣是把"张菊香"演活了,电视剧播出那年,她捧着飞天奖的奖杯站在台上,底下掌声雷动。可回家看见周京在算这个月生活费,心里那点成就感全凉了。 真正让两人闹翻的是孩子的事,王茜华接到个警匪片的本子,角色跟她以往演的农村妇女完全不同。正筹备着进组呢,突然查出怀了孕。 她思前想后去找周京商量,话没说完就被怼回来,周京说她自私自利,当妈的怎么能只顾事业。 王茜华听着这话直想笑,结婚这些年各花各的钱,连产检费都要平摊的人,这会倒说起家庭责任了。 离婚手续办得很快,财产分割也简单——本来就没多少共同财产,王茜华搬出去那天,周京还追到门口问:"上个月的水电费差额你还没补。" 她甩上门头都没回,心里反而松快了。后来有记者问起这段婚姻,她只说句"道不同不相为谋"。 单飞后的王茜华像开了挂,《女人的村庄》《小麦进城》连着上央视,成了农村剧的金字招牌。2008年拍《胡杨女人》时,她在内蒙古草原上认识沈航。 这人跟周京完全两路,剧组聚餐抢着买单,天冷了给女同事买暖手宝。有回王茜华感冒,他骑摩托车跑二十里地买药,回来还挨了顿骂——草原上风大,这么跑太危险。 两人确定关系后也闹过别扭,2010年拍《小麦进城》时,因为剧本改动吵得半个月没联系。王茜华嘴上硬气,心里惦记得不行。 有天趁着拍戏空档,偷偷买了火车票往沈航剧组跑。 到了地方看见沈航蹲在片场吃盒饭,胡子拉碴的邋遢样,她眼泪唰就下来了。后来沈航跟朋友吹牛,说自家媳妇是哭着来找他和好的。 现在王茜华上节目总爱提自家老沈,有回主持人问她婚姻秘诀,她掰着手指头数:"别算计、多担待、有话直说。"这话听着简单,可都是她实实在在过出来的道理。 当年那个在饭局上要AA制的男人,如今成了圈里的笑话,倒是王茜华越过越滋润,每年两三部戏拍着,回家还有热汤热饭等着。 要说人啊,过日子就像种庄稼,你算计着每粒种子、每滴水,未必能有好收成。王茜华当年狠心斩断那场糊涂婚姻,倒真应了老话说的"树挪死人挪活"。 如今五十多岁的人,照样能在《岁岁年年柿柿红》里演大女主,镜头怼到脸上都不带怕的。观众就爱看她那股子泼辣劲,说这才是过日子的真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