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张粟谭第一年歼敌最多这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没有什么鼓吹资本和价值 收到“毛主席夸赞粟裕第一年歼敌最多……,比刘邓、林帅都厉害”多份,在此一并谈一谈个人愚见: 歼敌绝对数量仅能直观反映战斗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军队作战效能和对敌方有生力量的打击程度,可鼓舞己方士气、震慑敌人。但它并非衡量战争胜负的唯一标准,战争的胜负还受战略目标达成、战场态势、双方综合实力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有时为实现战略目的,可能不以歼敌绝对数量为首要追求,而是注重关键地点的控制、战略布局的调整等, 借鉴毛主席军事辩证法举个最常见的例子 高考为例,甲 一山东考生得分670分,乙一上海考生得分600分,结果山东考试仅仅是一本,上海考试上的985;因为山东高考满分750分,而上海高考满分660分; 假如甲乙同为山东考试,结果甲一本,乙可能就是三本了。 首先 为什么用陈张粟谭代替了粟那,因为第一年统计是各军区歼敌数量,作战范围是野战军+军区部队,野战军是陈粟谭、军区是陈张(张鼎丞),及时按照“粟吹”按照野战军都是粟的,那么军区的粟能代表吗? 其次:正式通告发布的解放战争战绩中并未有歼敌军区排名,因为这不符合毛主席军事思想及军事辩证法的,至于目前华东区第一年歼敌数量排名第一来自于周总理1947年7月21日在小河村召开的扩大会议中讲话而已,且是最后一句话(个人推测是即兴发言,纵观周总理有记录史料仅此一处瑕疵) 第二年、第三年总理不再谈论这类欠佳问题。(毛主席并未针对此歼敌数量发表意见,他老人家看到了实质性问题,虽然华东区第一年连续作战、歼敌无数,但仍未能向其他战区取得改变国家战略进攻的局面,因为国军聚集重兵主攻山东) 另问个不符合个人坚持原则问题,鼓吹粟裕大将为什么不对比第二年、第三年哪?仅仅拿着第一年这是不是典型的双标那?请问您们如何回答和辩解那? 最后回归话题,建议不要以绝对的数字来衡量各作战战区主帅、主将们才华,我们作为后备坚信毛主席周总理他们那一代元勋们的鉴别、识人、用人、授衔的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