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炮兵司令员工作厉害,生活也厉害,1961年炮兵司令吴信泉将军全家福,1955年,

炮兵司令员工作厉害,生活也厉害,1961年炮兵司令吴信泉将军全家福,1955年,43岁时吴信泉被授予中将军衔。21年共养育了12个子女。 他是个让敌人胆寒的炮兵司令员,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战功一个接一个;他也是个家里顶梁柱,21年养育12个孩子,家庭热闹得像个小部队。1955年,43岁的吴信泉被授予中将军衔,1961年全家福里,他和妻子带着12个孩子笑得灿烂。 1912年吴信泉出生在湖南平江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去世早,12岁就得挑起家庭担子。1926年,14岁的他投身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从此开始了打仗的日子。他经历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扛过抗美援朝的大旗,一路打拼,战功攒了一堆。1955年,43岁那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了人民军队里响当当的人物。 他不是那种天生就顺风顺水的人,苦日子磨出来的韧劲儿全用在了战场上。年轻时就敢拼敢闯,从小兵干到将军,靠的是真本事。吴信泉这辈子,枪林弹雨里闯出来的名堂,谁听了都得竖大拇指。 说到吴信泉,最牛的还得数他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他带着志愿军第39军,干了好几件大事儿。第一次跟美军交手,就把美军骑一师打得找不着北;第二次战役,直接收复平壤;第三次战役,攻进南朝鲜“总统府”,把敌人吓得够呛;第四次战役,一个师一仗就俘虏了800多个美军,创下纪录。美军统帅麦克阿瑟听说他的名字,都得皱眉头。 吴信泉指挥起来特别有一套,炮兵用得炉火纯青,敌人一听炮声就头皮发麻。他不光会打仗,还特别会抓时机,仗打得又狠又准。39军在他的手里,硬是成了志愿军的王牌部队。他的工作能力,放到哪儿都挑不出毛病,厉害得让人服气。 吴信泉工作上厉害,生活上也一点不含糊。他和妻子俞惠如结婚后,21年里生了12个孩子,家里热闹得像个小社会。1961年,他当炮兵司令员那会儿,全家拍了张全家福,夫妻俩带着12个孩子,个个笑得开心。这么多孩子,搁谁身上不得忙晕了头?可吴信泉硬是把家撑了起来。 那时候条件可没现在好,尤其战争年代,物资紧缺,生活苦得不行。吴信泉常年在外打仗,家里全靠俞惠如操持,可他一回家,就得当爹又当妈。12个孩子,吃饭穿衣上学,哪样不得操心?他不光要管部队,还要管家里这支“小部队”,这精力真是让人佩服。 吴信泉带孩子的方式,跟他在战场上一样有章法。1951年,朝鲜战场上炮火连天,长子吴皖平跑来探亲。他没让儿子闲着,从包里掏出一本算术书,教他算分数加减法。外面炮弹炸得震天响,父子俩就在指挥所里埋头做题,39军里传为笑谈。打完仗,他还往家寄子弹壳,让孩子们做成陀螺玩儿,叮叮当当的,邻居都跑来看热闹。 他这人吧,平时严肃得像块铁,可对孩子有股特别的耐心。战场上忙得脚不沾地,还惦记着孩子们的学习和乐趣,这种爹真不多见。 吴信泉不光在部队里厉害,回家也闲不住。1964年,全军搞大比武,他把军事思维带到饭桌上。用筷子蘸汤画锦州地形图,让孩子们拿窝头当兵力推演战术。俞惠如看着一桌子窝头摆来摆去,气得摔碗,可他乐呵呵地说,这是在教孩子战略眼光。这法子听着土,可孩子们还真学了不少东西。 他管孩子不光靠爱,还靠纪律。军事化的作风用在家里,孩子们一个个都被他调教得有模有样。吴信泉当爹,既有铁腕,也有心思,挺接地气。 1968年,次子吴新平想去当文艺兵,吴信泉给文工团领导打了个电话,但不是走后门,而是要求严格带。他儿子嫌伙食不好,抱怨了几句,结果被吴信泉直接领回家训了一顿。这老爷子眼里,孩子不能娇气,当兵就得吃得了苦。吴新平后来回忆这事儿,说父亲的严厉让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吴信泉管孩子,从来不惯着。他自己苦出身,又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最看不得孩子没骨气。12个孩子里,好几个后来当了兵,个个都被他磨出了硬脾气。 吴信泉干了一辈子炮兵司令员,工作上没得说,兢兢业业,部队战功摆在那儿。1992年,他因病去世,80岁走完了一生。他走了,可留下的东西没散。12个孩子在父亲的教导下,各有各的出息。有的当了军官,有的干普通工作,但都继承了他的硬朗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