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太不道德了!”福建,80多岁老母亲离世后留下500万拆迁款,大哥大姐主张6个子

“太不道德了!”福建,80多岁老母亲离世后留下500万拆迁款,大哥大姐主张6个子女平分,然而小儿子的话让全家惊讶,他称:“妈早就说钱都归我,你们没有尽孝道,没资格分钱!”还抛出一段母亲的视频录像当作证据,六人闹上法庭,而法院的判决结果却令人意外! 厦门海沧区法院的审判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六名兄弟姐妹分坐两旁,目光交错间满是紧张与对峙。正在审理的,是一场因500万拆迁款引发的遗产争夺案。 "我妈早就说了钱都归我!你们没尽孝,没资格分钱!"小儿子王小弟(化名)的一句话,犹如一颗炸弹,将原本就脆弱的家庭关系彻底引爆。对面,长女王大姐和次子王二哥面色铁青,他们坚持认为母亲的遗产应当由六个子女平分。 事情要从王老太(化名)的离世说起。这位八旬老人生前与丈夫共育有六个子女,在老宅拆迁后,她的银行卡里存入了500余万元的拆迁补偿款。老人走后,当家人发现这笔数目不小的财产时,原本平静的丧事气氛顿时变了味。 "钱应该平分,这是我们的权利。"王大姐和王二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分割这笔遗产。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一直掌管着母亲银行卡的王小弟拿出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他问道:"我们家拆迁,你的钱全给我啊?"视频里的老母亲似乎点了点头,但回答的内容含糊不清,根本无法辨认。 "我一个人照顾妈妈五年,你们哪个人来照顾过?"庭审现场,王小弟情绪激动,"妈妈患了老年痴呆,每天都要人照顾,你们连看都不来看一眼,现在倒想着来分钱!" 回顾王老太晚年的生活,确实是王小弟在母亲最后五年与她共同居住,照料她的日常起居。而王二哥则在此前的十余年里,为母亲提供了住所。其他子女虽然没有与母亲同住,但也会不时前来探望,并未完全不管不问。 令人意外的是,在庭审过程中,王老太的两个女儿主动表示,愿意放弃自己应得的那部分遗产,全部给予王小弟。"小弟确实照顾妈妈更多,"其中一位女儿低声说道,"我们工作忙,没能尽到更多责任,这部分钱就给他吧。" 当审判长问及王小弟为何确信母亲想把钱全部留给他时,王小弟坚持认为自己的付出最多:"我每天给妈妈做饭、洗澡、换衣服,半夜起来给她倒水吃药,这些你们谁做过?妈妈生前对我说过很多次,钱都是我的!" 当审判长敲下法槌,六兄妹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法官。这场因500万拆迁款引发的遗产纠纷,终于迎来了关键的判决时刻。 法院首先对王小弟提供的那段视频证据进行了仔细审核。法官指出,在视频中,王小弟主动询问母亲将全部拆迁款给自己,而母亲则处于被动回复状态。更关键的是,母亲的回复内容模糊不清,根本无法辨认。综合考虑王老太已被诊断为"脑萎缩"的健康状况,法院认定这段视频无法证明老人有将全部拆迁款赠与王小弟或由他一人继承的真实意愿。 "录音录像遗嘱必须满足严格的法律条件才能生效。"主审法官在宣判时特别强调,"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而且这些见证人不能是继承人、受遗赠人或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同时,遗嘱内容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愿,录音录像应保存完整。" 法官还补充道:"如果遗嘱人在制作录音录像遗嘱时健康状况不佳,需要充分证明其意识清楚,能够作出真实决定。遗嘱人应该能够自主清晰表达其真实意思。"而王小弟提供的视频显然不符合这些条件。 关于赡养义务如何影响遗产分配,法院给出了明确的判断标准。法院认为,王小弟在母亲去世前五年与母亲共同居住,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付出了更多精力,确实尽了较多的赡养义务,因此在分割遗产时可以适当多分。同样,王二哥曾提供房屋供母亲居住10余年,也属于尽了较多赡养义务,同样可以适当多分遗产。 而对于其他子女,尽管他们没有与母亲共同居住,但法院认为并无遗弃母亲的情形,因此仍然享有继承权。同时,法院也尊重两名女儿自愿将份额让与王小弟的意愿。 最终,法院作出了令人意外但又合情合理的判决:遗产按照如下比例分配——王小弟获得44%;次子王二哥获得16%;其他四个子女各获得10%(其中两个女儿的份额归王小弟所有)。 具体到金额,王大姐和大儿子各分得50万余元,王二哥分得近90万元,剩余的款项则由王小弟分得。这样一来,王小弟实际获得了超过一半的遗产,但并非他所主张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