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95年,一名解放军战士在乘车回部队的途中,劝司机不要停下加油,但司机执意停下

1995年,一名解放军战士在乘车回部队的途中,劝司机不要停下加油,但司机执意停下加油,结果车子瞬间起火,车上的乘客陷入了危险境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5年春天,四川一位名叫梁强的年轻战士,正踏上从家乡返回部队的旅途,他十八岁入伍,出身军人家庭,自小在部队大院长大,纪律观念根深蒂固。   探亲假结束这天,他穿着熨得笔挺的军装,在长途车站排队买票,背包上别着刚刚擦亮的军功章,他计划第二天一早抵达营地,投入新一轮训练,没想到这趟归队之路,成为命运的转折。   当天下午三点多,长途车行驶至一段乡间土路时,突然开始抖动,随后轰鸣一声停了下来,车厢内顿时陷入一片躁动,司机一边抱怨汽油耗尽,一边从后备厢拎出一个破旧的汽车内胎和塑料桶,准备自行加油。   梁强看到这一幕,脑中立刻闪过部队训练中讲授的危险案例,他快步走向司机,试图阻止这个极其不规范的操作。   内胎不具备封闭性,易与汽油产生静电摩擦,极易引发火灾,但司机根本不理会,咬着烟卷继续往内胎里倒油,旁边的乘客只催促尽快出发,无人重视这个军人少年的提醒。   发动机重新启动的那一刻,火星与汽油相遇,一声巨响撕裂了空气,火焰猛然喷涌出来,像长蛇一样卷向车厢,橘红色的火舌舔舐着窗帘和座椅,瞬间弥漫出呛人的黑烟。   二十七名乘客陷入惊恐,拥挤着向车门挤去,有人摔倒,有人哭喊,烈火逼近油桶位置,一旦发生连锁爆炸,整辆车都可能被吞没。   梁强没有退缩,他捂住口鼻冲进火海,凭着对车辆构造的熟悉,他迅速抓起已经起火的油袋,那袋油已烧得噼啪作响,火苗顺着袋口蹿出,灼烫的热浪扑面而来。   他咬紧牙关,拖着油袋冲向车窗,一脚踹开玻璃,将油袋猛力抛出,滚入荒地,剧烈疼痛席卷全身,他身上的军装在火焰中扭曲、蜷缩,融化成漆黑一片,皮肤已焦黑裂开,焦臭气息在空气中弥漫。   等人群扑灭了他身上的火焰,梁强已倒在地上,身体蜷曲成一团,救护车呼啸而来时,他已陷入昏迷。   医生检查后,确认他全身烧伤面积达到85%,其中三度烧伤超过六成,还伴随严重的呼吸道灼伤,烧伤深度之严重,创面之广,令手术团队神情凝重,连夜组织抢救。   医院成为梁强的新战场,他躺在无菌病房内,身上裹满纱布,只有眼睛露在外头,一台接一台的植皮手术在他的身体上轮番进行,每一次都从相对完整的皮肤处切下一块,移植到创口上。   他咬碎了三副牙套,在换药时常痛得浑身抽搐,他不允许自己哭出声,床头的墙面上,爪痕般的抓痕成为他忍耐的见证。   一次又一次的治疗打击着他的意志,也考验着他作为军人的坚强,他一度拒绝照镜子,不愿看那张被烧得坑洼不平的脸,他不肯见人,尤其不愿面对青梅竹马的恋人苏静。   他宁愿独自扛下痛苦,也不愿让爱人看到自己如今的模样,可有些情感并不会随伤疤退却,苏静义无反顾地出现在病房,紧紧握着他烧伤的手,毫不畏惧地陪伴在他最难的日子里。   他不再逃避,开始配合康复训练,用铁棒绑在腿上掰开黏连的关节,走路时嘴角渗血也不吭一声。   两年后,他带着满身疤痕出院,恢复了基本活动能力,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就此退役,享受因公致残的补助和安稳生活,他却拄着拐杖返回军营,敲开领导办公室,递上归队申请。   他的档案上写着“一级伤残”,但他认定,只要能站着,就还能教新兵,于是,部队多了一位模样奇特的教官。   他带着新兵摸爬滚打,衣服下的旧伤一到冬天就撕裂般地疼,他始终站在训练场上,像一棵风雨不倒的老树。   那些年里,他没有一刻懈怠,他走进校园、走进村庄,为官兵和群众讲述安全教育、传递军人精神,他把每一分工资的结余,都拿去捐助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   扶贫工作时,他带着队伍走遍田野村舍,脚印印在通往希望的泥路上,他的背影成为许多人的依靠,他的名字出现在多个荣誉榜上,身上挂着二等功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梁强始终没有忘记,那年回部队的车上,火焰吞没他身体的瞬间,他说穿上军装就要对得起这身颜色,他没有成为烈士,却用半生来守护那场“替人挡火”的初心。   他是用伤痛证明信念的人,也是用行动诠释“生命至上”的军人,至今,部队营区墙上还刻着一句他常说的话:“穿这身衣服的,遇着事就得往前顶。”每天清晨,百名新兵面对这句话高声喊出誓言,声浪传出营地外的田野,久久不散。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党员风采——烈火中飞出的时代颂歌——记舍己救人的英雄战士梁强

评论列表

用户98xxx89
用户98xxx89 1
2025-05-07 14:44
那个司机必须严厉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