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63年,石油专家王德民因外貌俊朗,吸引了很多女孩的表白,他直接提出:想嫁给我

1963年,石油专家王德民因外貌俊朗,吸引了很多女孩的表白,他直接提出:想嫁给我,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没想到,女孩们听后几乎都被吓跑了。 王德民出生在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父亲是医院的副院长,母亲是瑞士人,大学教师。这样的组合,自小就给了王德民不一样的“标签”:高鼻梁、深眼窝、皮肤白净,说起话来还带点洋腔。他小时候在家讲的都是英语,结果一进学校就吃了大亏。同学笑他中文不地道,老师也觉得这个“半拉老外”不好管。   可王德民不服输。他把自己关在屋里啃字典、背课文,硬是把中文说得溜溜的。慢慢地,他的成绩也一骑绝尘,成了学校里的学霸。   按理说,这样的成绩、这样的家庭背景,考个清华北大不在话下。可偏偏那年招生的老师们却犹豫了——“长得太特别,像不像中国人都说不清。”就因为这张脸,王德民被一流高校拒之门外。   他不气馁,毅然报考了石油大学。毕业那年,他没留校任教,而是扛起行囊去了祖国最艰苦的大庆油田。一身西装换成了工装,干的全是最脏最累的活。工人们一开始都笑他是“洋贵族”,可他下井、搬管子、写方案,啥都不含糊。两年后,他搞出了“松辽法”,一下子解决了油田的大难题,让大庆的石油产量蹭蹭往上翻。   事业上风生水起,感情上却是另一番景象。追他的姑娘一个接一个,光是表白信都能堆满一抽屉,可王德民看都不看。他说:“我找老婆得有两个条件——一,不许拉我去逛公园;二,别打扰我看书。”姑娘听了都傻眼了:“这算什么条件?你是找老婆,还是找图书管理员?”于是大多悄悄退了场。   直到有一天,一个叫王日英的姑娘出现了。她没嫌弃他的怪脾气,反而觉得这人认真、实在。她不但不打扰他学习,还给他打水、做饭、缝衣服,默默守在他身边。王德民感动了,这才觉得:“这就是我等的人。”俩人不久就结婚了。   婚后日子虽然清苦,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最出名的是有一次,王德民为了赶项目,不愿耽误时间吃饭,干脆用两张大饼皮包了俩超大号的饺子,一顿就吃完,让同事们看傻了眼。有人开玩笑说:“你这是吃饺子还是搬砖?”他只笑笑:“省时间,效率第一。”   王日英一直是他背后的大树。他搞科研,她就守厨房;他熬夜写论文,她就给他熬粥补身子。在这份默契中,王德民连连创造奇迹,一步步从普通工程师做到全国石油界的顶梁柱。他带团队搞勘探、搞开发,硬是让中国的石油开采效率超过了不少西方国家。   1994年,王德民荣获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荣誉。而国际天文学界更是送上一份“大礼”:把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王德民星”!   面对掌声和荣誉,他依旧淡定如初。他常说一句话:“长得帅是暂时的,只有脑子和担当,才保值。”如今,84岁的他,仍活跃在科研一线,教书育人,一副老当益壮的模样。   有人说他传奇,有人说他固执。但他自己只说:“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挖油。”   就是这份专注和坚守,让王德民不仅在地面上赢得了尊敬,也在浩瀚宇宙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