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018年,一位104岁高龄的科学家,正在椅子上接受安乐死,当药物注射身体内30

2018年,一位104岁高龄的科学家,正在椅子上接受安乐死,当药物注射身体内30秒后,他突然睁开双眼说了一句话,让周围的人都哄堂大笑。   他叫大卫·古道尔,一个一生和科学打交道的生物学家。活了一百多年,他见过太多事、研究过太多生命,也早已看透生死这回事。人生的最后一站,他依然保留了他一贯的风趣和冷静。   医生给他注射安乐死药物时,他睁开眼,突然笑眯眯地来了一句:“药效怎么这么慢啊?”在场的家人和医护人员忍不住哄堂大笑。几分钟后,古道尔安详闭上眼睛,仿佛只是小睡了一会。   这位可爱的老科学家,用一句玩笑话,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古道尔1914年出生在伦敦。小时候,他就对瓶瓶罐罐的化学试验充满兴趣,成绩也特别优秀,一路考进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学化学。   可学着学着,他突然发现,和生命打交道比对着元素周期表更让他着迷。于是,他转向生物学,后来更是远赴澳大利亚,开始了新生活。   在那里,他在植物学、生态学领域做出了不少惊艳的研究。小到细胞结构,大到整个生态系统,都有他的足迹。他写了很多论文,在国际学术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同行们评价他是个“能把科学讲得像诗一样”的人。   不过,古道尔可不是那种成天闷头研究、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他喜欢运动,踢足球、打羽毛球,活力十足。他也爱看戏剧,说舞台上演员的热情常常给他新的灵感。科研之外,他也是个会生活的人。   可再洒脱的人,也逃不过岁月的手。到了80岁,古道尔的视力开始下降,书看不清了,对一个终身热爱知识的人来说,这比生病还痛苦。90岁后,他开始坐轮椅,行动不便,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开,他开始觉得活着有点太漫长了。   不是他怕老,也不是他怕死,而是他不愿意变成子女的负担,更不想被时间一点点“消耗掉”。他想体面地告别,像他做科学研究一样——有始有终,有逻辑、有选择。   于是,在104岁生日那年,他和家人说出了自己的决定:想去瑞士,进行安乐死。家人虽然难过,但也理解他的选择。他们知道,这位老科学家,是认真的。   瑞士允许外国人申请安乐死,但程序一点不马虎。心理评估、法律文件、医生审查,一样都不能少。确认他完全是自愿的,而且头脑清醒,才批准实施。   那一天,阳光正好。古道尔像个准备远行的旅行者一样,平静地躺在病床上。注射开始,他没有恐惧、没有遗憾。只是等了一会儿,觉得药效来得有点慢,便开了个小玩笑:“药效怎么这么慢啊?”   这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说完没多久,他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就像终于放下了一本读了一辈子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