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聋哑司机偷拍女乘客引众怒!平台监管再遭质疑,律师:已违法!

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在乘坐滴滴网约车时,遭遇了令人震惊的偷拍事件。一名聋哑司机不仅私自加装360度摄像头偷拍女乘客,还将视频配上低俗文字上传至短视频平台,甚至有多达200多条同类视频,引发全网愤怒。

据该女子描述,乘车时她因同情司机是聋哑人,还主动打赏了10元。然而事后她才发现,司机除了滴滴平台安装的监控外,竟额外加装摄像头,专门拍摄女乘客的隐私画面,并以此吸引流量。更令人心寒的是,滴滴客服最初仅要求司机删除涉及该女子的视频,其他偷拍内容却未被处理,直到事件曝光后司机才清空账号。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指出,司机行为已涉嫌违法。根据《民法典》,未经允许拍摄并公开他人私密视频,侵犯了乘客的肖像权和隐私权。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此类行为可处5-10日拘留及罚款。若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此前,最高法已明确将偷拍盗摄列为全链条打击对象,相关案例中犯罪分子最高被判10年。

滴滴回应称“司机不得私自安装摄像头”,并承诺核实后严肃处理。但网友并不买账,直言平台监管存在漏洞。事实上,滴滴自2018年起试行“车内录像”功能,声称加密保护隐私,但仍有乘客担忧“私密空间被监控”。此次事件中,司机竟能绕过平台监控加装设备,暴露了技术审核的盲区。

残疾人群体不应被“污名化”! 有观点认为,部分残障人士可能因社交隔离产生心理偏差,但更多网友呼吁“就事论事”,避免标签化整个群体。“犯错的是个人,不是残疾身份”,社会应加强心理疏导而非偏见。

网友呼吁:安全不能只靠“事后删视频”

“一键报警和录像功能只是底线,平台必须从源头堵住漏洞!”不少网友建议,滴滴应定期排查车辆设备,并建立司机行为黑名单。此外,乘客若发现异常,可立即通过短信报警功能向警方传送定位信息。

一起偷拍事件,撕开了网约车安全的旧伤疤。平台监管的“形式主义”、偷拍黑产的猖獗、残疾人群体的社会融入难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更系统的解决方案。

你的每一次乘车,真的安全吗?欢迎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