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4年,郑洞国来中南海做客,毛主席问他抽不抽烟,随后起身拿出火柴亲自为他点烟

1954年,郑洞国来中南海做客,毛主席问他抽不抽烟,随后起身拿出火柴亲自为他点烟:“你的名字好啊,响亮!”郑洞国觉得有点拘谨,于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而脑海中却开始思考:蒋介石会给谁点烟呢?   郑洞国从小出生在一个富农家中,虽是农民,但是一直过着小康般的生活,他从小便学习知识读私塾。   后来他便上了黄埔军校,也成为了国军一员,在之后便成为了一名征战沙场的将士。   老蒋觉得此人是块好苗子,于是非常重视,经常让他外出打仗,而几乎每次他都能满载而归,带来好消息。   抗日战争期间他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和鬼子杀个头破血流,而神奇的是,郑洞国征战沙场数次,却从来没有受过伤,这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   要说起来好像没有将军或者长官打仗不受伤的,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出他的军事作战能力是比较强的。   抗日战争结束后,他也参与了解放战争,本来以为国民党是胜利者,但是打着打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所坚守的东西是否正确,为什么国民党越来越不行了呢?这个时候他还是非常效忠老蒋的。   快要解放的时乎,眼看着突围根本没有任何希望,他还是打算就这样拼了,再拼命之前,还专门给蒋介石写了一封诀别书。   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蒋介石有着一种敬畏之心,身临危境还不忘给自己的领导写一封诀别信。   然而他手下的战士们不愿意了:“长官,我们不想再为国民党卖命了,咱们投诚吧,一直为蒋委员长卖命,咱们自己是冲上去了,谁管咱们啊,现在的形势您也看到了......”   其中一个战士率先开了口,其余的战士们听到后也纷纷点头同意,于是他们都放下了枪,实在不想着再为腐败的国民党服务。   无奈之下郑洞国也放下了手中的刀枪,就这样他们这支部队成功归顺。等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也给他安排了较高的职务。   1950年他回上海治病,周总理还专门去看望他,并且摆好酒席来款待他,他看病的钱也完全不用自己出,而是国家用公费来付。   这时候他的内心已经有所触动,但是还没有完全对老蒋“死心”。   直到1954年,毛主席亲自在第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提名他为国防委员会委员,这让他的内心有所触动。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还专门邀请他过来做客,他推开房门,这个时候不仅是毛主席,叶剑英等人都在场,   他一个生人顿时间感觉有点不适应,毕竟站在领导人面前,而且自己曾经是国军,这种不适感更加强烈了。   然而毛主席只是非常随和,还夸赞他的名字很好,且随心地说了一句:“你抽烟吗?”   郑洞国点了点头,他本来想着自己点上烟,谁知道这个时候毛主席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走向他给他点燃了嘴里的烟。   毛主席的这一举动使得他有些无地自容,从前的那些对共产党的意见和不理解顷刻间全部烟消云散。   之前他还总是不理解,共产党为什么会胜利,现在他总算知道了,毛主席原来是这么随和,完全没有一点架子。   而对比起来,老蒋却是摆架子,和部下有着明显的隔阂感,他也明白了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   从此后他致力于对国家的建设,到了晚年时期还一直致力于两岸统一事业,希望台湾能够早点回归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