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华急先锋”要争联大主席?俄罗斯怒批,中方发出“灵魂三问”。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直接抛出“灵魂三问”:如果贝尔伯克就任联大主席,是否准备好抵御单边主义?是否能维护联合国的真正地位?是否能站在全球发展中国家立场,推动南北平衡?
她曾多次公开抹黑中国称中方在经济和军事层面“支持”俄罗斯,称此举对欧洲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在欧盟加征中国电动车关税的讨论中,她态度强硬,攻击中国“破坏公平竞争”,强烈主张要“反制中66国倾销”。
近期,德国前外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被提名为联合国大会第80届主席候选人。一看这位候选人的履历,很多国家都开始坐不住了。 联合国总部穹顶下,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三问犹如晨钟暮鼓,激荡在国际政治舞台。这三个问题不仅是对某个候选人资格的拷问,更折射出中国在百年变局中的战略定力。当世界政治版图剧烈震荡,中国正以独特的东方智慧,在惊涛骇浪中校准航向,向世界展示着文明古国的当代答卷。
贝尔伯克现象绝非孤立个案,而是西方中心主义思维在新时代的投射。从"中国威胁论"到"债务陷阱说",从"产能过剩论"到"规则破坏论",西方政客编织的话语罗网始终试图困住中国发展的脚步。这些论调背后,是旧秩序维护者对新兴力量崛起的集体焦虑。中国电动车产业用不到十年时间实现弯道超车,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万亿大关,科技创新指数跃居全球第12位,这些实实在在的成就是最有力的驳斥。 国话语权的突围,建立在对发展权的坚定捍卫之上。当某些国家还在纠结"是否允许中国发展"时,中国已用占全球经济增量30%的贡献率证明,14亿人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文明进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中国方案始终聚焦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用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重构国际话语体系。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展现出惊人的战略定力。在乌克兰危机中,中国没有随波逐流地选边站队,而是坚持劝和促谈的公正立场;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既坚决捍卫主权,又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在中美博弈中,中国既守住底线红线,又保持对话沟通。这种平衡智慧,源于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人类文明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为战略定力注入时代内涵。当某些国家沉迷于"脱钩断链"时,中国连续六年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当保护主义抬头时,中国举办进博会搭建全球共享平台;当气候变化危机加剧时,中国提前三年完成碳强度下降目标。这种以我为主的开放姿态,正在重塑全球化新范式。
全球发展倡议实施两年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32项务实举措落地生根。在埃塞俄比亚,中企承建的非洲首条电气化铁路让"非洲屋脊"焕发新生;在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将物流效率提升300%;在拉美,"数字丝绸之路"助力5G网络覆盖率突破60%。这些跨越山海的项目,正在编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纬线。 中国正以文明对话者的姿态破解"修昔底德陷阱"。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从国际月球科研站到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中国始终主张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种超越意识形态藩篱的文明观,正在为动荡的世界注入稳定性。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的发展已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深度交融。当某些政客还在固守冷战思维时,中国已用天宫空间站向世界敞开合作大门,用国产大飞机C919书写自主创新传奇,用数字经济赋能全球产业转型。
这让我们更加坚信:任何遏制中国发展的企图终将落空,因为中国前进的步伐始终与时代潮流同频共振。
未来的世界图景里,中国必将以更从容的姿态,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东方智慧,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征程中,谱写合作共赢的时代华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