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外资抢滩中国市场的剧本早就换了新篇章——廉价劳动力时代翻篇,金融开放红利正成为新

外资抢滩中国市场的剧本早就换了新篇章——廉价劳动力时代翻篇,金融开放红利正成为新的引力源。2025上半年5家外资证券机构落地,944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扎堆,北向资金持仓突破2.29万亿,这些数字背后藏着更残酷的真相:全球资本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赌的是中国产业链升级的终极赢面。 华尔街那帮老狐狸比谁都清醒。特斯拉把储能超级工厂砸在浦东,摩根大通顶着加息周期增持中概股,这些动作根本不是短期套利。当别人还在讨论"制造业外流",精算师们早算透了:中国工程师红利正在爆发,新能源、AI、量子计算这些新赛道的基础设施,哪个不是靠十年磨一剑的产业链沉淀?看看宁德时代给宝马供的固态电池专利,比德国本土供应商便宜30%性能还提升15%,这种碾压式优势才是外资死磕中国的底牌。 金融开放更像是双向收割的游戏。外资投行拿着QFII额度冲进A股扫货,国内机构却忙着在伦敦交易所发熊猫债。这种资本对流暴露出更微妙的博弈——瑞士信贷去年那份被疯传的内部报告说得露骨:"中国资产定价权争夺战里,谁掌握科技企业的估值模型,谁就能吃到下一个十年的阿尔法收益。"眼下外资疯狂加仓的哪是什么传统蓝筹,全是硬科技领域的隐形冠军。 但别急着唱赞歌。北向资金那871亿增持里,有280亿集中在6月单月涌入,这种脉冲式进场明显带着美联储政策套利的味道。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领域已经出现外资"掐尖式"并购,像去年某生物医药龙头被跨国药企低价控股,核心研发团队三个月内集体出走新加坡。资本狂欢背后,如何守住产业安全的底线,这道题比吸引外资更重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