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天佑我中华!中美正激烈交锋之际,巧了!内蒙这边,竟然发现一个储量超万吨的钍矿! 2025年3月,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传来消息,原本被当成废料堆在一旁的稀土矿渣里,竟藏着22万吨钍矿。这可把老美给气坏了,他们本想通过制裁卡我们能源脖子,这下算盘彻底落空。 钍矿到底有多牛?简单说,1吨钍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50万吨煤炭,是铀矿的十倍。 更关键的是,钍矿比铀矿安全得多,产生的核废料只有铀矿的千分之一,而且放射性衰减周期从几万年缩短到三百年。 中国本就是“富钍贫铀”的国家,这次发现直接让我们的钍资源储量跃居全球首位,理论上能供全国使用上万年。 反观美国,特朗普重新上台后,一门心思搞“美国优先”,又是盯着乌克兰的稀土矿,又是对中国科技链下狠手。 就说2024年11月刚加码制裁,结果2025年3月就被我们的钍矿打脸。 美国虽在核能领域有积累,但钍基技术起步比我们晚,而且他们的钍储量不足全球的0.1%。智库估计连夜开会,想破脑袋也没辙,毕竟资源这东西不是说有就有的。 而我们,早就在钍基核能上布局了。甘肃武威的2兆瓦钍基熔盐实验堆,2023年实现临界反应,2024年满功率运行,2025年还完成了加钍实验,成了全球唯一运行的钍基熔盐堆。 现在10兆瓦商用堆项目已经开建,预计2029年并网,2030年就能建成100兆瓦级示范工程。到时候,我们不仅能摆脱对铀矿的依赖,还能在国际能源舞台上定规则。 这次发现的意义远不止能源安全。白云鄂博原本是“稀土之都”,现在又成了“钍矿宝藏地”。 我们通过稀土尾矿提取钍资源,成本仅为铀矿的十分之一,形成了独特的“资源自主闭环”。 这种将废料变宝的创新模式,不仅破解了铀资源对外依存的困局,还把广袤的沙漠戈壁变成了能源优势。 更绝的是,钍基熔盐堆能在荒漠地区建设,借助特高压电网实现西电东送。700℃高温熔盐还能同步驱动发电、制氢和工业供热,综合能效提升50%。 这意味着高耗能产业的绿色转型有了终极解决方案,每年能减少数亿吨碳排放,助力我们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 老美当年为了和苏联竞争,放弃了钍基技术,一门心思搞铀矿。如今看着我们后来居上,只能干瞪眼。 更让他们难受的是,中国不仅有资源,还有技术。中科院上海应物所手握全球60%的钍堆专利,正推动技术标准“中国化”。等我们的钍电商业化项目落地,老美再想追可就难了。 当然,开发钍矿也有挑战。白云鄂博矿区多金属伴生,得同步解决放射性污染和生态修复问题。 不过我们早有对策,开发靶向提取技术让钍提纯率达85%,废渣还能转化为建材。设立生态修复基金,严格把控开采边界,真正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这一仗,中国赢在了资源,更赢在了技术。当老美还在为抢矿搞“快速审批通道”时,我们已经从“资源争夺”转向“技术主导”。 内蒙古的钍矿,不仅是一块石头,更是一张王牌,让我们在中美博弈中握有更大话语权。 未来,随着钍基核能的大规模应用,中国必将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是大国崛起的底气!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美乌吵得天翻地覆,中国传来好消息:发现战略矿藏,够用6万年——矿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