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俞敏洪问董明珠:“为什么你丈夫去世将近30年你都没有再婚?”董明珠也不藏着掖着,回应:“主要三个原因。” 提起格力电器,大家都会想到那位风风火火,敢作敢为的女掌门人——董明珠。 她带领格力一路向前,成了空调行业的龙头老大,响当当的“铁娘子”。 不过,这位事业上的女强人,在个人生活上,却有一段让人唏嘘的经历。 事情得从很早以前说起。那时候董明珠刚30岁,正是家里家外都要担起担子的年纪。 可命运有时候很残酷,她的丈夫不幸生了重病,撒手人寰,留下了董明珠和刚刚两岁,还什么都不懂的小儿子。 家里的顶梁柱没了,这打击对谁来说都像天塌下来一样。 丈夫走的时候,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具体算起来,离现在得有四十多年了。 丈夫走后,生活的担子全压在了董明珠一个人肩上。 一个女人带着那么小的孩子,日子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既要当妈又要当爹,还要想办法养家糊口。熬过了最伤心的日子,为了孩子,更为了生活有奔头,董明珠咬紧牙关。 日子一天天过,孩子也一天天长大。 时间到了1990年,对董明珠来说是个转折点。 那年,她离开了原来生活的地方,来到广东珠海,加入了当时的格力,那时候它还不像后来这么有名。 从此以后,董明珠的心,几乎全扑在了工作上。 她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孩子,全身心地干,没日没夜地琢磨工作上的事。 大家总说她是“工作狂”,一点都没说错,那股子拼劲儿,连很多男同志都比不了。 她在公司里,一步步从底层干起,凭着本事和韧劲儿,硬是拼到了领导的位置,格力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事业干得真是红红火火。 然而,事业爬得越高、越忙,个人的感情生活就越是被挤到了角落里。 有细心的人发现,自从丈夫去世后,董明珠一心扑在工作和孩子身上,好多年过去了,她都没有重新组建家庭的想法。 著名企业家俞敏洪,也是董明珠的好朋友,有一次聊天时就挺关心地问她,说您丈夫走了都快三十年了吧,怎么一直没考虑再找个人成家呢? 面对朋友真诚的询问,董明珠很坦率,一点也不藏着掖着,她道出了心底的实话,总结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头一个原因,也是最让她牵挂的,就是儿子。 孩子从小就没了父亲,做母亲的心里那份内疚和心疼,是外头人很难完全体会的。 董明珠一直觉得,自己必须给孩子全部的关心,不能让他因为家里的事再受委屈。 她总想,自己要是再结婚,哪怕别人对孩子再好,那个过程、那种变化,对孩子心灵的影响恐怕是最大的。 新家庭能不能磨合好?万一影响了孩子怎么办? 这些不确定让她顾虑重重。她不想拿孩子的情感去冒险,所以思前想后,为了让孩子有个更安稳,更少波折的成长环境,她选择了自己扛着,没有再组建新的家庭。 第二个原因,就跟她这“工作狂”的劲儿分不开了。 在董明珠心里,追求事业、把格力做好做大,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她的精力、热情和时间,绝大部分都给了公司。 可能夜里别人都熟睡了,夜里两三点钟,董明珠脑子里还在想着公司里的事,一有了想法或者发现什么问题,她立刻就起来,马上在手机的工作群里发通知,安排工作。 对她来说,爱情这事,似乎没那么急迫或者非它不可。 更关键的是,由于她在格力这么高的位置上,手握重权,难免会有人想接近她。 遇到这样的情况,董明珠首先冒出来的念头不是“这人合不合适”,而是警惕“这人是不是冲着格力的好处来接近我的?”这样一来,她那股子干脆利落的劲头就上来了,为了不给自己、更不给公司带来困扰,她干脆利落地把可能的感情线断了。 心思单纯地放在工作上,工作自然就蒸蒸日上,但也因为这样,在感情的世界里就留下了一片空白。 第三个原因,说起来有点心酸,但也非常实在,那就是面对生离死别的感受,董明珠实在是尝够了。 三十岁痛失丈夫,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成了她心里难以抹掉的伤疤。 人生无常,感情再深,最终总会有一个人要先走一步。 她已经经历过一次这种永别的至痛,那种苦楚和失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她不觉得自己还有那么强大的心力和勇气,去再经历一次同样的痛楚和分离。 这么些年,董明珠就这么一路走了过来。 单身的生活,或许在外人看来,缺少了些家庭的温暖烟火气,但对于她自己来说,内心却一直是充实而坚定的。 她把所有的母爱给了儿子,看着孩子长大成人。她把所有的热情和智慧献给了格力,让这家中国企业一步步走上世界舞台。 像她这样,内心有一份坚守和热爱的事业,日子过得充实饱满,精神富足有力量,谁说这不是一种值得敬佩的人生状态呢?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重要的是选择一条自己内心笃定,无怨无悔的路,坚定地走下去,同样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