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预测中美冲突:一旦爆发冲突,美富豪称中国不应攻打美本土!这背后究竟有何深层考量? 据媒体20235月12日报道,“中国不能攻打美国本土”美国富豪达里奥这句话,在中美关系的紧张氛围中激起层层涟漪。 新加坡方面对此也做出预测,认为中美若爆发冲突,是否攻打美国本土,选择权实际握在中方手中。这句话看似直白,背后却牵动着国际战略棋局的敏感神经。 美国民众高呼“不能攻打我的主场”,这口号背后折射出某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在他们看来,本土遭受攻击是不可想象的底线。 这种心态,部分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形成的安全感,东西两大洋拱卫,北方邻国关系稳定,南方亦无强敌。二战珍珠港的惨痛记忆更是强化了这种本土神圣不可侵犯的心理防线。 从现实角度看,中方若真卷入与美冲突,优先目标不太可能直指美国本土。这并非畏惧,而是出于清醒的利益权衡。 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贸网络,与美经济纽带千丝万缕。贸然攻击美国本土,无异于自毁长城,严重损害自身核心经济利益。 更务实的策略,正如一些分析所指出,可能是集中力量打击美国在亚太的前沿部署,如关岛、日本、韩国等地的军事基地,以此削弱美干预能力,迫使其战略收缩。此举既能有效维护自身核心利益,又能避免战火失控升级,殃及本土。 然而,万事非绝对才是战略博弈的永恒法则。中方持续投入巨资建设现代化海空军,研发包括反卫星武器、隐形导弹、高超音速飞行器、定向能武器等尖端装备。 这些杀手锏虽非专为打击美国本土设计,但其强大的战略威慑力与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客观上使中国拥有了在极端情况下威胁美国本土目标的手段。 一旦冲突爆发且局势失控,美方长期引以为傲的本土绝对安全神话将面临严峻挑战。新加坡预测中提及的选择权在中方,其深层含义正是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战略能力的认知。 新加坡对中美冲突走向的深切关注,源于其独特的夹缝生存状态。这个高度依赖全球贸易的蕞尔小国,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是中美乃至全球贸易航线的关键节点。 2025年2月,总理黄循财公开预测中美未来四年竞争将加剧,甚至警示南海爆发战争的风险,他特别呼吁美国要妥善处理对华关系。 他的核心诉求异常清晰:新加坡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极度依赖中美关系的稳定与贸易航路的畅通。任何军事冲突或极端经济脱钩,对这个城市国家都是灭顶之灾。 黄循财还强调乐两国巨大的互相依存性,认为全面脱钩难以想象且将是灾难性的,甚至会将世界推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边缘,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小国在大国博弈阴影下最真切的生存恐惧。 耐人寻味的是,美方部分精英及舆论反复强调“彼此不能攻击本土”,其深层考量暴露无遗,既想维持竞争乃至遏制态势,又害怕承担冲突全面升级的毁灭性后果。 这种论调暗示着一种单方面有利的规则,冲突最好被严格限制在远离美国本土的地方,变成一场可控的区域摩擦。 美国前国防部长埃斯珀称中国为“最强大军事对手”,其潜台词是美国需强化联盟与自身防御,正是为了在预设的安全区外应对挑战。 然而美方始终回避一个核心问题,台海等热点地区的紧张根源恰恰在于美国对中国内政的持续性干预。 从1992年售台150架F-16战机,到近年持续提升对台官方往来和军售力度,美方不断试探并冲击中方核心利益红线。 历史伤痕犹在,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2001年南海撞机致飞行员王伟牺牲,这些事件不断侵蚀着两国关系的基石。 美国若不停止在台湾问题上玩火,所谓避免攻击本土的愿望,不过是一厢情愿的避重就轻。 中美关系的未来,取决于美方能否真正理解和尊重中方的核心关切,尤其是停止在台湾问题上的危险操弄。 参考资料: 中美冲突一旦爆发,美国人称中国不能攻打美本土,新加坡做出预测—— 新加坡新闻 2023-05-12 新加坡总理:中美现阶段不会“全面脱钩”—— 环球时报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