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黑龙江绥化的一场浪漫婚礼,在缤纷礼花的欢庆后,竟为几位车主平添了意外的烦恼。事情就发生在喜庆的高潮时刻——当五彩斑斓的礼花纷扬洒向新人时,不少花瓣碎屑,不巧地飘落、沾满了停在路边的几辆白色轿车上。 若在平日,这点“彩头”本无大碍,拂去便好。偏偏天公不作美,一场及时雨不期而至。这雨水非但没能洗净车身,反而“火上浇油”,如同强效“固定剂”,将那些原本鲜艳的花瓣色素死死地“焊”在了光洁的白色车漆上。 想象一下车主的无奈:返回爱车,映入眼帘的并非素雅的纯白,而是满车身如同泼墨艺术般难以名状的斑斓印记。用手擦拭?纹丝不动!用力清洗?痕迹顽固依旧!这些被雨水和花瓣“联袂”创作的独特“纹身”,似乎已深深扎根,普通的擦拭成了徒劳。 目击那几辆伤痕累累的白车,画面着实令人心情复杂——一边是新人缔结良缘的喜悦图景,另一边却是无辜车主爱车“毁容”的糟心现实。对于这几位白车车主而言,真是“人在车中坐,彩从天上来”,这份“新婚贺礼”实在来得冤。好端端停在路边,谁曾想一场婚礼的喜庆余韵,竟让自己的爱车付出了“颜面”受损的代价? 如今看来,仅靠常规洗车恐怕是回天乏术了。车主们后续的选择,很可能只剩下寻求专业且成本更高的深度清洁服务,甚至不排除要面临为爱车部分车身“换肤”(重新做漆)的昂贵选项。这份无妄之灾背后的经济账,显而易见。 这尴尬的局面不由让人思考:婚礼现场尽情喷洒礼花增添氛围本无可厚非,但因庆典无意间造成的他人财产损失,责任归属该如何厘清?享受喜庆的新人,是否需要主动承担起这份意外的善后之责?各位朋友,你们对这场“礼花意外”怎么看?新人的责任又当如何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