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继美国副总统万斯辱骂中国人为“乡巴佬”后,近日,德国财长公然指中国产品为“垃圾”

继美国副总统万斯辱骂中国人为“乡巴佬”后,近日,德国财长公然指中国产品为“垃圾”! 德国人口中说出这种话,我们一点都不意外,要知道自从中国制造业成为全球第一后,就抢占了德国人不少市场。看看这些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就知道他们心里有多慌了。 现在中国制造业已经是全球第一,从机械设备到新能源汽车,从智能家居到太阳能设备,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大。 中国制造业已经连续15年稳坐全球第一的宝座,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30万亿元,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速更是甩出德国几条街。 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2023年中国出口了177.3万辆电动车,同比暴增67.1%,相当于每3辆出口汽车里就有1辆是电动的。比亚迪的海豚在欧洲街头跑得欢实,蔚来的换电站都建到德国本土了,把大众、宝马这些老牌车企逼得直挠头。德国人看着自家工厂的订单疯狂往外流,能不慌吗? 更绝的是,山东有个名不见经传的红鑫机床厂,居然把深孔刮削滚光机床卖到了德国,人家德国工程师调试完都惊了:中国产品这精度比他们要求的还高0.02毫米,而且价格只有本土产品的一半! 光伏产业更牛,中国光伏组件占全球市场80%以上,从多晶硅到电池片,整条产业链都被咱们拿捏得死死的。德国当年的太阳能巨头Q-Cells,现在早成了中国企业的囊中之物。 更有意思的是,德国贺利氏集团折腾了几十年的光伏银浆业务,愣是被中国同行逼得低价甩卖给了海天股份,临走还嘴硬说“这不是我们的战略方向”,明白人都知道,这是被中国卷王们揍得找不着北了。 国际能源署都发话了,到2030年全球60%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得靠中国,德国那点家底儿,连给咱们提鞋都不够。 其实德国财长心里门儿清,他口中的中国产品是“垃圾”,说白了就是在转移国内的压力,德国经济这几年太难了,能源成本高,出口下滑,再加上美国又威胁要对欧盟加征30%的关税,国内企业日子不好过,老百姓也有怨气。这时候把锅甩给中国,说中国产品抢了他们的市场,既能转移矛盾,又能在政治上捞点支持。 好笑的是,为了给自己的说法找个合理的理由,他们还说德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才让中国钻了空子。可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块遮羞布。中国产品能横扫全球,靠的是技术创新和完整产业链,从3D打印设备到工业机器人,中国产品的“含新量”早就甩德国几条街。 反观德国,传统制造业被中国冲击得七零八落,高端领域又跟不上趟,只能像个输红了眼的赌徒,逮着机会就泼脏水。就像当年他们用“双反”大棒打压中国光伏,结果把自己的市场拱手让给中国企业;现在又想故技重施,结果只能在国际能源署的报告里看着中国继续领跑。 但他们似乎忘了,德国汽车工业对中国稀土的依存度高达90%,从电机到电池,哪哪儿都离不开中国材料。前不久德国财长在G7会议上口口声声要“重建去中国化供应链”,转头就被曝出德国车企偷偷加购中国锂电池,这脸打得啪啪响。 说白了,德国财长这声“垃圾”,就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看着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吃香喝辣,自己又没本事竞争,只能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找存在感。可市场是最诚实的裁判,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增速、红鑫机床在德国的订单追加、太阳能板在全球的装机量,这些硬邦邦的数据,比任何辩解都有说服力。 德国与其在这儿耍嘴皮子,不如想想怎么把“工匠精神”从博物馆里请出来,踏踏实实搞点技术创新,不然再过几年,怕是连“垃圾”这个词,都得找中国代工生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