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3600元生育补贴落地!A股四大板块胎动几何?

根据《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此外,在2022年1月1日到2024年12月31日出生的婴幼儿,则按照应补贴月数折算来发放相应补贴。

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根据国家卫健委估计,这一项全国性的措施,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

7月29日,三胎概念多股高开,孩子王涨超11%,贝因美、爱婴室竞价涨停,延江股份、均瑶健康等跟涨。

根据统计公报,2022年到2024年,我国每年出生人口分别为956万人、902万人和954万人。叠加2025年的出生人口,这些年龄段出生的人口均将受益于此项政策。

01

产业共振,四大领域受益显著

育儿补贴政策落地,母婴消费产业链迎来系统性机会。中泰证券测算的每年超1000亿元消费增量,将沿着“刚性消费→服务升级→产业创新”的路径传导,重塑多个行业生态。

根据中信证券最新研报,其重点推荐乳制品、母婴连锁、婴幼儿用品、产后护理服务四大方向。

乳制品:婴配粉作为婴幼儿的必需消费品,将直接和生育需求政策强绑定,若生育补贴政策有效提振生育需求,则直接利好婴配粉行业需求增长。此外,青少年是奶酪和液奶消费主力军,若生育补贴政策提升生育需求,则未来几年青少年群体数量有望受益新生儿数量增加而增长,间接利好奶酪和液奶需求增长。同时下游乳制品需求若较好增长,有助于上游原奶行业供需改善。因此生育补贴政策对乳制品需求利好最为直接。乳制品板块目前处于基本面和历史估值底部,生育补贴政策有望改善板块未来基本面预期,提振板块表现。

母婴连锁:过去几年受出生率下降影响,母婴连锁零售公司同店收入下行。伴随着门店优化调整,今年以来头部母婴连锁零售公司已实现门店端同店收入增速转正,报表端也已有较明显改善。我们认为,母婴连锁板块直接受益于育儿补贴,生育率提升有望带动同店数据表现持续回暖,且母婴连锁公司业绩对同店数据表现的敏感性较强(母婴主业利润基本来自于直营门店),业绩弹性值得关注。

婴幼儿用品:育儿补贴有助于生育率回升,婴幼儿用品相关公司直接受益于扩大的用户群体,建议关注:1)育儿精细度提升+儿童化妆品法规落地催生细分品类需求,婴童个护赛道快速成长;2)婴配奶粉新国标提升标准带来添加剂需求增量。

产后护理服务:根据圣贝拉招股说明书,中国月子中心市场规模2019-2024年CAGR为20%,未来5年预计达到25%。女性悦己意识提升、“4-2-1”型家庭结构、生育年龄延后等因素均对包括月子中心在内的产后护理行业发展形成推动。2024年中国内地的产后护理市场渗透率17%,对比新加坡57%、韩国68%、中国台湾77%,有明确的增长空间。育儿补贴、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三孩等政策的相继落地,有望一定程度提升居民生育意愿,扩大新生人口基数,对月子中心在内的产后护理行业形成积极影响。关注产后护理服务行业中的头部公司的长期发展机会。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钟辉勇表示,补贴资金绝大部分会迅速转化为对母婴用品、儿童服装、医疗保健等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其“消费转化率”远高于普惠性的现金补贴。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估算,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数量将近3000万,按照每人3600元标准,每年生育补贴金额大概在1000亿元左右,“这一补贴应该有3倍以上的消费乘数,至少带动婴儿领域消费在3000亿元以上。因此,也可以把它视作以旧换新政策之外另外一项重大的消费补贴政策。”

02

分析师们怎么看?“投资于人”方向值得关注

方正证券指出,本次育儿补贴制度落实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是从全国性的角度出发迈出促进生育的积极一步,未来视政策落实的具体效果,持续的鼓励政策或有望继续推出。

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层面,朗姿股份、中顺洁柔、孩子王、妙可蓝多、嘉必优预计上半年实现盈利,归母净利润中值依次为2.4亿元、1.5亿元、1.4亿元、1.33亿元、1.07亿元。

其中,妙可蓝多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2亿—1.45亿元,同比增长68.1%—103.12%,主要得益于公司主营业务奶酪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上升、原材料采购成本下降等因素,导致整体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

浙江上市公司贝因美目前尚未披露中报(最新的中报将于8月29日披露),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1.01%,环比增长5.98%;归母净利润4279.61万元,同比增长93.87%,环比增长37.42%;扣非净利润4279.61万元,同比增长131.80%,环比增长40.77%。

国元国际证券研报指出,在育儿补贴政策助力之下,我国新生儿出生数量下滑趋势有望得到有效改善,相关母婴消费品行业或将受益。包括乳制品行业,婴配粉市场需求有望得到好转,长期来看,出生率改善有望带动教育培训需求。

国融证券表示,2024年中国婴童市场规模达4.2万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5万亿元,2030年有望达10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12%以上。中国婴童产业正处于“量质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技术赋能与细分需求成为核心驱动力。在政策扶持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婴童行业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级蓝海市场。

中金公司估算,按国家标准的年化补贴规模大约在千亿元量级,直接效果是增加育儿家庭可支配收入,边际上有利于拉动育儿消费和中青年群体消费。补贴资金来源方面,国家标准以内的部分由央地共担,预计可能中央财政承担比例较高,通过中央财政发力来支持育儿补贴政策落地。其认为,育儿补贴成为国家制度,是“投资于人”政策方向的坚实一步,短期可能有利于提振市场情绪。未来需关注这一政策方向上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