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欧盟终于意识到,治住美国的中国,拿捏自己并不是什么难事! 有知情人士不久前透露

欧盟终于意识到,治住美国的中国,拿捏自己并不是什么难事!

有知情人士不久前透露,上周举行的中欧峰会虽然总体上没有出现什么波澜,但在一些涉及到重点关切的议题上,欧盟方面发现中方如今拒绝让步,在谈判中展现出了“更多的自信和底气”。   这场峰会上,中方立场非常坚定,面对欧方提出的贸易、投资和地缘政治等敏感议题,没有照以往那样轻易让步,反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   欧盟不少官员甚至直接坦言,中方现在谈判时底气足多了,这种自信是三个月前中美贸易谈判后就有苗头的。   美国在和中国拉锯的时候,原本是想让中国让步,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中国没有妥协多少,反而美国不得不作出调整。   这个过程中,中国在谈判中坚持自己的原则,没有接受对方的单方面要求,这让外界都看到了中国应对压力的能力。   用大家的话说,就是“治住了美国”!   欧盟其实也很清楚,和中国的关系说到底离不开现实利益。欧洲各国和中国的贸易往来一直很紧密,很多行业都依赖中国市场。   大家都明白,和中国闹掰,对自己没什么好处。欧盟虽然有时会跟着美国的步调走,但真到关键时刻,还是得掂量掂量自家利益。   其实,欧盟内部也有不少分歧。有人觉得应该对中国强硬,有人觉得还是要以合作为主。   但不管内部怎么讨论,欧盟在面对中国时已经没有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了。   中国的立场很明确:你要平等对话,可以谈;你要搞单边主义、搞保护主义,中国也不怕正面回应。   欧盟近年也面临不少压力,比如在高科技、绿色能源等领域,欧盟既担心被美国“卡脖子”,又怕中国企业太强抢了自己饭碗。   电动汽车、光伏产业的贸易摩擦就是这样来的。2023年10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许多欧洲媒体都在关注中国如何应对。   中国商务部当时第一时间回应,坚决反对欧盟保护主义措施,并表示会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维护中企合法权益。   欧盟慢慢发现,和中国打交道,最重要的其实是“平等对话”。以往欧方有时会习惯性地在一些议题上给中国“提要求”,但现在中国的回应比以前更有力量、更有底气。   中国不再轻易接受对方单方面压力,欧洲一些高级官员私下也承认,和中国谈判越来越“硬碰硬”,欧方需要调整心态,学会和中国“平视”地交流。   欧盟一方面想保护自己的产业,一方面又离不开中国市场和合作。面对中国展现出的自信和实力,欧盟逐渐意识到,和中国“硬碰硬”没什么好结果,更多还是要靠谈判和协商解决问题。   中国不再是以前那个在谈判桌上总是被动接受的角色,而是能够用自己坚实的实力和稳健的底气,和欧盟展开平等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