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即时零售行业的蓬勃兴起,外卖骑手的工作状态和安全保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作为行业的领军者,美团一直致力于探索新就业形态下骑手权益的保障模式。经过多轮的试点和不断的优化改进,其骑手防疲劳机制于12月30日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正式启用,为骑手的身心健康和配送安全构建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这项骑手防疲劳机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美团在多年实践中不断探索升级的成果。早在四川试点期间,平台便测试了“连续跑单4小时后休息20分钟”的策略;随后在广西试点中进一步优化“4小时休息”规则;到浙江小范围试点时,新增“8小时跑单后触发休息弹窗”;直至浙江省内测试期间,再添“12小时后强制下线”的关键举措。去年二季度起,美团在华东区域展开多轮小范围试点,从11月12日浙江湖州、丽水的启动,到12月10日覆盖浙江全省,再到12月17日延伸至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四省市,每一步都基于实际数据与骑手反馈持续调整,最终形成了“跑单超8小时提醒、超12小时强制下线”的成熟的骑手防疲劳机制。
从试点数据来看,骑手防疲劳机制的实施效果显著且温和。在12月17日至19日华东四省市试点的前三日,连续跑单触发强制下线的骑手仅占0.18%,99.82%的正常跑单骑手完全不受影响;单日跑单时长满8小时触发休息提醒的骑手约占20%。而在12月30日全国上线首日,触发强制下线的骑手比例为0.36%,同样处于极低水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骑手的日常工作节奏并未因骑手防疲劳机制的推行而被打乱,正常跑单需求与收入稳定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骑手防疲劳机制的推行过程中,骑手群体的反馈呈现出积极为主的特点。多数骑手认为,强制休息规则让订单与权益分配更趋公平,尤其是那些每日跑单7-8小时的骑手,感受到了竞争环境的优化。正如安徽一位骑手所说,骑手防疲劳机制对八成以上骑手都很合适,即便对生活压力大的“跑单王”,也能通过限制极端跑单行为守护其人身安全。尽管有少数骑手出于生计考虑对强制下线存在顾虑,担心影响收入,但平台通过恳谈会等形式积极倾听这些声音,北京某站点站长就表示,骑手防疲劳机制会平衡骑手当日接单情况,项目组每周收集反馈持续完善,力求在安全保障与骑手“赚钱诉求”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专家们也对骑手防疲劳机制给予了肯定,认为其既彰显了人文关怀,保障了骑手安全,又能推动行业有序发展。而美团并未止步于此,在骑手防疲劳机制全国上线后,仍在通过优化算法、完善激励机制等方式持续发力,比如计划推出八项举措改善骑手权益,包括逐步取消超时扣款、推进算法公开等。从区域试点到全国落地,从单一规则到多元优化,美团的骑手防疲劳机制始终朝着更科学、更贴心的方向演进,不仅为骑手们撑起了一把“安全伞”,更为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了有益借鉴,让每一位穿梭在城市街巷的骑手,都能在安心工作中感受职业温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