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南海民政综合服务中心救助站及安置中心启用

7月30日,南海区民政综合服务中心C座——救助站及安置中心正式启用,251张崭新床位为特殊困难群体点亮一盏盏温暖的灯。这也是佛山首个投入使用的民政综合服务中心,为提升城市温情保障能力按下了“加速键”。

曾经的南海区救助站,“蜗居”在丹灶镇罗行社区一角,场地逼仄、设施受限,肩负着流浪乞讨救助、困境儿童庇护、未成年人保护的重担。为改变这一窘境,南海区政府斥资约1.69亿元,打造总建筑面积达2.63万平方米的民生服务综合体。

启动仪式上,两块沉甸甸的牌匾格外耀眼。一块是崭新的“佛山市南海区救助站”牌。入驻现代化新家,意味着救助服务的全面升级,设施更完善、功能更齐备、资源更整合。在这里,对流浪者、困境儿童等城市“最柔软”群体的救助庇护,将迈上更专业、高效、标准化的轨道。

另一块是“华南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实践基地”牌。这是南海拓展民政人才“源头活水”的妙招实招。校地联手,搭建平台,共育民政英才。

南海区民政局局长陈的表示,中心科学布局,无障碍设施、智能安防系统等一应俱全,推动民政服务从“兜得住”向“兜得好”跃升。与华农共建实践基地,更是深化产教融合、锻造民政铁军的“练兵场”,旨在打造湾区民生服务新高地。

救助站的率先启用,吹响了南海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冲刺的号角。南海民政部门已锚定目标,绘就“四步走”路线图,全力打造闪亮的民生服务“南海样板”:‌

硬实力冲刺,“筑”就安心工程。‌紧盯工期质量,以“2025年10月整体竣工、12月验收”为节点,确保中心成为经得起岁月考验的标杆工程。

软实力筑基,“炼”就民政铁军。‌依托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实体,以华农基地为起点,联动高校、医院、教育等部门,打造“1+1+N”人才孵化模式,锤炼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服务优的民政实用人才队伍。‌

品牌力塑造,“亮”出南海特色。‌年内,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将陆续入驻。同步推进“软实力”升级,优化服务流程,深化“区级综合救助平台”“服务类社会救助”等改革试点,打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南海民政服务品牌。

慈善力提升,“聚”起社会暖流。‌畅通渠道,广泛动员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加入民政事业,让社会爱心精准滴灌,让帮扶资源精准抵达。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