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只是被击落几架阵风,为何美西方就感觉天塌了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印巴空战中的失败所

只是被击落几架阵风,为何美西方就感觉天塌了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印巴空战中的失败所涉及的可不止法国一家,阵风可是国际上公认的机型,在中东的数次战争里,它战无不胜,一直保持着零战损的记录。

法国 “阵风” 战斗机,是一款四代半战机,被誉为欧洲三雄之一,在五代战机不出的情况下,几乎是遇不到敌手的存在。

这款由法国达索公司研发的双发多用途战机,自 2001 年服役以来,凭借 14 个外挂点、9 吨载弹量以及 “米卡”“流星” 等先进导弹配置,在阿富汗、利比亚、叙利亚等战场上表现亮眼。

尤其是在中东地区,阵风多次参与实战,从空中优势到对地打击,几乎未尝败绩,一度被视为四代半战机的标杆。例如在利比亚冲突中,阵风成功实施机载电子压制,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关键支持。

这种实战经验积累,让阵风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备受青睐,埃及、卡塔尔、印度等国纷纷下单,单价高达 2 亿美元。

然而,2025 年 5 月的印巴空战彻底打破了阵风的神话。巴基斯坦空军的歼 - 10C 战斗机,凭借中国研制的霹雳 - 15 远程空空导弹,在超视距作战中击落了至少 3 架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机。

这是阵风自服役以来首次在实战中被击落,且对手是此前被西方视为 “未经实战检验” 的中国战机。

消息传出,法国达索公司股价暴跌,而中国成飞的股价则逆势上涨。更尴尬的是,法国官方不得不承认这一损失,打破了此前 “阵风不可战胜” 的宣传。

对美西方而言,阵风被击落的冲击远超表面。其一,这暴露了西方武器系统的短板。长期以来,美西方将阵风等战机视为技术优势的象征,而霹雳 - 15 的超远射程(180-190 公里)和高精度,让美国的 AIM-120 系列导弹相形见绌。美国情报部门虽早已知情,但拖延 10 天才承认,正是为了避免动摇其导弹系统的全球声誉。

其二,这影响了国际军售格局。印度此前花费 88 亿美元采购阵风,如今却沦为笑柄,其他国家可能重新评估采购决策。例如印尼原本计划采购 42 架阵风,如今可能转向更可靠的机型。

其三,这冲击了北约的军事体系。北约内部演习中,阵风曾多次击败 F-16 甚至模拟锁定 F-35,但实战中的失败让盟友对西方战机的信任度下降。

更令美西方担忧的是,俄罗斯等对手正在利用这一事件大做文章。俄媒高调宣称阵风被歼 - 10C “完虐”,并借机推销苏 - 57 隐形战机。

尽管俄罗斯自身的苏 - 30MKI 和米格 - 29 也在印巴空战中被击落,但俄媒刻意淡化这一点,转而强调西方武器的脆弱性。这种舆论攻势,进一步削弱了美西方在全球军火市场的话语权。

为了挽回颜面,法国正采取行动。达索公司计划将第六代战斗机 “未来空战系统”(FCAS)的新技术应用于阵风 F5 型,提升其雷达和电子战能力。

同时,法国与瑞典合作,试图通过技术交换弥补阵风预警能力的不足。然而,这些改进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恢复阵风的声誉。

对美国来说,阵风的失败促使其加速研发 AIM-260 等新型远程导弹,并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军事技术竞争。

五角大楼内部已开始讨论如何应对霹雳 - 15 带来的威胁,包括加强电子对抗和提升战机隐身性能。

英国虽然未直接表态,但其马丁贝克公司披露的弹射座椅数据,间接证实了印度战机的损失,也让英国在国际军售市场上陷入被动。

这场空战的影响远未结束。它不仅改变了南亚的空中力量平衡,更让美西方意识到,技术优势不再是绝对的。

随着中国歼 - 20、歼 - 35 等五代机的崛起,以及俄罗斯苏 - 57 的逐步成熟,全球空战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阵风的坠落,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美西方将面临更多类似的挑战

评论列表

冰川
冰川 1
2025-08-03 05:00
意味这西方已经彻底无法掌控空战,这次西方设计的是让印度赢,巴铁美国飞机被禁,中国飞机历来不在西方眼里,结果是印度被暴打一顿,都快打成精神病了